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山脉水系

第三节 山脉水系


  庆丰农场场部南侧的清丰山、场属十一队、二十三队所在地的三座火石山及清河一带的
低山漫岗均属完达山支脉虎林山群。平均海拔高度为99~124米。山丘平原之间的漫岗,海拔高
度为80~90米。

清丰山坐落于农场场部机关办公楼南侧1 公里处,山北坡是场部所在地,山南坡是第十四
生产队居民区,南临穆棱河。清丰山海拔高度为187.10 米,盖山土层较薄,产有片状变质岩石。

坐落于场部东22公里处的前火石山,位于方(正)虎(头)公路北侧,山脚公路南是农场
所属第十一生产队。前火石山是一座平地突起的孤山,山势陡峭,海拔高度为100.20 米,前临
穆棱河,左靠小杨木河,东距乌苏里江畔的虎头镇28公里。山脚下毗邻通往虎林、虎头等城镇
的省道,属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方志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虎林后,修筑林
口到虎头的铁路,在山前设加水站,山体内凿挖山洞,构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掩蔽火车头坑道。
遗迹至今尚在。山上有近千亩的天然阔叶混交次生林,林中盛产榛子、山里红、山丁子、山葡
萄等山果,偶见有党参、五味子等草药和人可食用的榛蘑、杨蘑、花脸蘑、猴头蘑等菌类山货。
位于农场第二十三生产队所在地的后火石山西南方向距场部24公里。该山呈孤山群体状,三座
山头分前、后、西排列形似三角,三山之间无缓坡接连,原名峦山,后因其山石相击可取火故
易名为火石山。后火石山海拔高度为108.50 米,山林茂密,风景秀丽,山上1500亩天然次生林
中,以柞、杨、椴树为多,山中盛产白芍、沙参等药材和多种山野菜,林中栖息的野生动物有
獐子、狐狸、野兔、野鸡等。三山脚下,沼泽遍布,草原广袤,拥有发展畜牧业生产得天独厚
的自然优势。

小西山、小东山(又名西山头、东山头)分别坐落于西距场部7 公里的八队所在地的西北、
东南方向。两山平均海拔高度99~120 米,占地面积4000亩。顺山势漫延南下至穆棱河边,有
漫岗地7500余亩,沙土地2500多亩。在汛期河水暴涨时,站临西山头远眺,可见穆棱河中滔滔
东逝水。

小西山林木繁茂,大面积阔叶混交天然次生林,人造樟子松林、落叶松林等交错生长,遮
天蔽日。

涛涛林海中,盛产蘑菇和山野菜,常有野生动物出没,偶见苍狼、狐狸等。

庆丰农场域内有七虎林河、大莲泡河、大穆棱河、小穆棱河、杨木河和杨木桥河(亦称小
杨木河,下同),6 条河流平行流归乌苏里江。6 条河流均属乌苏里江水系的一、二级支流。
一级河流有大穆棱河、小穆棱河、七虎林河,二级河流有杨木河、杨木桥河、大莲泡河。

七虎林河发源于虎林市境内西部老龙背和老岗山,全程流域面积2837.03平方公里,河长2.62
公里,河宽20米,弯曲系数262 ,坡降1 /3000~1 /8000,落差24500。流经场属第二十队、
二十一队,东过虎林市新兴乡,入乌苏里江。河岸草甸白浆土多,地势低洼。

大莲泡河发源于虎林市辉崔西南,穆棱河北岸,流经庆丰农场十九队、二十队,于虎林市
新兴乡新平村西汇流于七虎林河。全长83公里,河宽3 ~10米,异常弯曲,无连续性明显河道,
仅有地表径流通过重漫地组成的水泄沼泡洼地向下横排,每遇暴雨,河水出槽,同两岸沼泽连
成片,丰水年,两岸连接水面达100 ~300 米,排水不畅,汛期下游与七虎林河洪水顶托。

大穆棱河发源于穆棱窝集岭,流域面积1799.28平方公里,河程全长203 公里,场内流程80
公里,河宽90米,弯曲系数2.60 ,坡降1 /5000,落差42米。该河横穿农场东西,流经二队、
三队、四队、八队、十一队、十四队、十五队、十七队、十八队、老场部等10个生产单位,于
十七队队部处流归乌苏里江。

小穆棱河发源于大穆棱河,流域面积756 平方公里,河长127 公里,河宽20米,弯曲系数
2.26 ,坡降1 /5000,落差26米。流经二队、三队、四队等地,最终汇流入乌苏里江。

杨木河、杨木桥河均属大穆棱河支流,流经十一队、十四队等地。河沿岸多草甸、沼泽,
潜育白浆土较多,漫岗部分多是棕壤黑粘土。大、小穆棱河等河流沿岸均属河套低温平地,少
许沙岗地,遇有洪水,河边地常被水淹没,秋稼无几。后来沿河两岸渐改水田,水利工程逐年
配套,抗洪能力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