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仁同志在垦区开发初期的几件往事
高学仁同志在垦区开发初期的几件往事
付树本
这里记述的是高学仁同志在垦区开发建设初期的几个故事,距今大都有四十年左右时间了。
但是读读这些故事,对于我们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牢记两个“务必”,继承和发扬北
大荒艰苦奋斗光荣传统,还是很有帮助的。
高学仁同志对总局机关不少同志来说都不大熟悉了。早在1985年就从总局副局长的领导岗
位退下来,并易地安置山东烟台市一个干休所,现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了。他是1958年十万转
业复员官兵中,在部队职务为副师长,军衔为上校为数不多的一位老同志。一转业到北大荒,
就任八五六农场第一任场长,以后先后任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副局长,密山农垦分局局长,
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等重要职务。我1958年转业来北大荒也是来到八五六农场。并在八五六农
场和密山农垦分局工作多年,下面记述关于高学仁同志的几个故事多是我亲自经历或直接听他
讲过的。
在农场急需运输大卡车时,毅然决定用自己坐的吉普车换回一辆大卡车
1958年春季,八五六农场一下子就接收数千名复转官兵和少部分随来的家属。这些人几乎
全都临时安置在帐篷和马架子里,当时全场都大力进行建房,必须在冬季到来之前让这批人搬
进住房去。建房中最基本和紧缺的就是木材。那时建的房都是简易住房,只能挡风遮雨,用不
上钢筋、预制板一类建筑材料,但却离不了木料作房架和门窗,全场所需用的木材量很大。场
部内没有树林,木材远在一二百里以外的完达山里。那里堆集着大量的困山材(据说是日伪时
期采伐而未来得及运出去的)。眼前关键是急需运输汽车去运回这些木材。那时农场初建,仅
有的十多辆运输汽车都是由当时的上级机关分配下来的。该给的已经给了,再要也不可能给了。
在这种情况下,高学仁同志经过反复考虑,毅然下决心让农场汽车队队长白明国同志四下联
系,用自己坐的吉普车去换回一辆运输大卡车。那时一辆吉普车十分珍贵,不亚于现在一辆丰
田越野大吉普。开始农场领导班子中多数同志不同意,理由不是别的,主要还是考虑高学仁过
去在战争年代曾多次受伤,是二级甲等残废荣军。若没有吉普车,他下到生产队、分场就没有
交通工具,会带来不少困难。经过高学仁同志耐心解释,大家都同意了,很快换回来一辆运输
大卡车,充实了运输木材车队力量,解决当时缺乏运力的燃眉之急。
在一年多时间里,高学仁同志下去检查指导工作,有时靠骑马,有时则靠步行。高学仁同
志个高腿长,一般年轻人都跟不上他。
尽管密山分局有两台小车,但到总局开会或汇报工作都是乘火车
1963年春,随着牡丹江、合江两个管理局合并成立东北农垦总局,同时成立密山、虎林等
四个农垦分局。高学仁同志由牡丹江管理局副局长改任密山农垦分局局长兼书记。那时给分局
机关配备两台小车,一台是原苏联产的M—72,属轿车型;另一台是美式吉普。这两台小车都
是供分局领导同志外出开会或下场检查指导工作使用。但是高学仁同志在担任分局局长的三年
左右时间里,每次到佳木斯参加总局会议或汇报工作从未乘坐分局这两台小车,一直是乘坐火
车前往。由密山坐火车去佳木斯,虽然路程不算远,但中途要在林口倒车,换乘另一列火车。
一般情况是,从密山上车大约晚上九十点,火车运行需六个小时到达林口,那时约在凌晨两三
点钟。然后等车四个小时才换乘来佳木斯的火车,这候车的四个小时实在难熬。去招待所吧需
花一天住宿费,却只呆上两个小时,蹲车站候车室实在没个椅子坐,好在分局所属的八五一O
农场四分场在林口车站附近设有一个转运站,房屋极其简陋,只有一两间可以安排人住,但被
褥十分脏。我跟高学仁同志经常到这个转运站呆上两三个小时。记得有一次竟去澡堂洗澡打发
时间,然后随便吃点早餐。那个时候高学仁同志和许多领导干部一样,心里总是牢牢装着一个
念头,如何尽可能给国家节省每一分钱。至于个人苦点累点从不考虑,总是说比过去战争年代
强多了!
打猎误打着一只家鸭,他坚持一定要找到主人给予赔偿才离开
高学仁同志喜欢打猎,可能跟过去在部队多年工作有关,他的枪法也比较准。听说粟裕大
将1960年前后视察牡丹江垦区时曾把刚刚试制出来两支新型号半自动步枪赠送给牡丹江管理局。
高学仁同志任牡丹江管理局副局长,主管农业生产方面工作,经常深入到农场检查指导工作,
便把其中一支枪带在身边,一方面可以自卫,另方面可以碰到猎物时打猎。他调任密山分局
局长时,经有关领导同志同意,也把这支枪带来。
记得有一次我跟随高学仁同志去八五五农场。坐着小车刚出密山县镇,路过青年水库浅水
处。在车中远远看见水中有只鸭子在游,车上几个同志都误看为是只野鸭,那时野鸭也确实成
群成群落在浅水处嬉戏。就催高学仁同志拿枪快打,只一枪便打着了,但当小车停下,我和司
机涉水捡回这只打中的鸭子时,大家一看原来是一只家鸭。这如何是好?我们站在原地环顾四
周,看见水面前方几十米不远的山坡底有一个小山村,也就是二三十户人家。打着的这只家鸭
很可能就是这山村人饲养的。没等我们说话,高学仁便立即叫司机小吴把车开到那个山村,并
拎着这只鸭子逢人便问它的主人。当时我们中有人说为了抓紧赶路把这只鸭子交给村里的人,
再加上两元钱一并委托他们还给主人算了。但受到高学仁的批评。他说毛主席亲自制定了“三
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有一条明文规定损害群众物品要照价赔偿。坚持一定要找到鸭子主人。
好在这个村子很小,很快就把主人找到,把打死的鸭子还给他,同时还按当时价格赔了钱。
办妥这件事后这才把车开出这个山村,驶向八五五农场。
一再否认自己是(南征北战)主角高营长的原型
高学仁同志转业到八五六农场不久,场内就纷纷传出高场长就是《南征北战》电影中主角
高营长的原型。后来随着高学仁同志在垦区工作变动,这个传说甚至传到兵团和总局。有些同
志出于好奇和敬仰也都多次询问高学仁同志,但是每次询问都得到坚决否认。我多年和他一起
工作,而且感情比较深厚。在他离休之后,我又特地询问他这事。他以非常平静的心态告诉我,
他从1939年参军后,多年一直转战在齐鲁大地,尤其是胶东地区。在徐世友将军任胶东军区
司令员时,高学仁同志曾当过警卫营长,解放初期,华东军区有一次来作家采访收集素材,体
验生活时,高学仁同志曾参加过作家召开的一些座谈会。据此我推测,在创作《南征北战》时
可能吸收采用了他讲述的一些战斗经历。当然对于像高学仁同志这样一位受党培养教育多年,
又有相当职位的一位老同志来说,自然不会用这事来炫耀自己的。
逛天桥,游北海,品尝北京小吃,他事先告知说,这钱由他自己花。
1964年春节刚过,我随同高学仁同志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会议规模很大,有
华侨、劳改、军队系统办的农场,有关部门同志参加。住宿安排在当时相当豪华的前门饭店。
这是距北京有名的天桥很近,另外春节刚过元宵节马上来到,北京有关部门在北海公园举办大
型灯展,吸引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纷纷前往观看。
这次来北京开会,正喜逢我国刚刚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时期,大家心情都非常好。
会议时间又比较长,记得有十多天。高学仁同志叫上几位熟悉的同志利用空闲时间到附近的
天桥市场游玩一次,观赏天桥有名的杂技魔术表演,还品尝了北京小吃。另外有一次晚上坐公
交车去北海公园看灯展。这两次活动在临离开饭店前私下嘱咐我,所有开支都由他个人出,让
我单独记下来。实际上都没花费多少钱,那时属于大众消费。但高学仁同志脑子里已打下深深
烙印:公私一定要分明,哪怕一分一角都要分清。
离休以后我常常回首往事,经常想,如高学仁同志一样的老垦荒人,当年在垦区开发初期,
不仅为垦区开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还共同奠定了巨大的精神基座,那就是北大荒精
神。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牢记“两个务必”指示的同时,应充分运用当年老垦荒人在
开发垦区中的艰苦奋斗生动事例教育年轻一代,从而激励他们为开创垦区改革开放新局面继续
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