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永远跟党往前走 过河卒子不回头

永远跟党往前走 过河卒子不回头


邵根泽

我叫邵根泽,今年52岁,现任洪河农场七区党支部书记。
我的老家在山东,1979年我带着妻子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来到北大荒,到了建三江前进
农场十二队,也就是现在的洪河农场第七作业区。那时,我虽然是一名临时工,但我积极要求
上进,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5年7月1日,是我一生中永远难忘的日子,我终于实现
了自己一生中美好愿望,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991年,农场党委任命我为七区的
党支部书记,看到党组织这样信任我、重视我,我发下狠心,一定要尽快让贫穷的七区职工群
众富起来。
七区是从前进农场后划给洪河农场的一个生产队,基础差、人心散,连电都没有通。全区
百姓只吃一眼辘轳井水。住的是土坯房,交通不畅,雨天、雪天进不去出不来,全队挂账220
多万元。我上任后,挨家挨户走访,查找七区贫穷的根源:七区地势低洼,坡降仅为万分之一,
十年九涝,不适合种旱田。从那时起,我们班子研究决定,以调整种植结构为突破口,以稻
治涝。
种稻好,可谁敢照量?本地没有会种水稻的人,怎么办?必须出去引进懂技术、有经验的
种稻户。于是我们班子分工引水稻户,在外引水稻户时,我们可真的遭了好些罪。
记得有一次,我和主任到依兰县引水稻户。回来时,车过桦川就坏了,当时已是半夜,前
不着村后不着店,咋办?我和主任、司机推着破北京车往富锦走,足足走了九个小时。走到富
锦修完车,兜里就剩六块钱了。因为天冷,车又打不着火了,我求爷爷告奶奶似的找来一台半
截子车。等把车拉着了火,我把身上仅有的六块钱给拉车的司机,可他不干,他见我翻遍了兜,
找不出一分钱,就盯上我们车上的油丝绳。我说,要油丝绳不行。我心想:这条油丝绳价值
80多元,怎么舍得给他。最后,我把头上的八成新羊剪绒帽子给他了。拉车的那个司机看看我
说:“你是干什么的?”我们开车的小杨子接过来说:“他是我们区的党支部书记。”拉车的
司机手里拿着帽子和六块钱,惊讶地说:“我开这么多年车,还没看过你这样当官的。”我们
24小时没吃饭,又饿又冷又累,浑身像散了架子似的。那次我们引来水稻户二十多户,水稻面
积一下增加到5000亩。
靠人努力、天帮忙,两年都获得了大丰收,包地多的种稻户盈利10多万元。外引户挣钱了,
我就动员本区职工种水稻,最后地全包出去了。
没想到,老天不作美,这一年入夏,连阴雨下个不停。到了8月份,水稻受不上粉,全是
瘪子。这当头一棒,使本来就不富裕,靠东挪西借才种上水稻的职工伤了元气。职工、稻农直
掉眼泪,我满嘴起大泡,我内疚啊!痛心啊!要不是我那么动员,要不是大家都信任我,损失
哪能这么大呀!
因为水田投资大,职工群众把钱都投到地里去了,就是想种地也没有能力再种了,职工群
众心散了、心凉了,可我们班子的心不能散。我们反复讨论、分析,怎么办?我们一定要带领
群众打好这场翻身仗。
我们多次召开动员会,还挨家挨户到职工家里做思想工作,分析受灾原因,算账给他们:
如果现在不种了,田间工程、水田、机械、机井、座机、塑料布等固定资产就都没用了。难道
我们就这样半途而废?通过我们做工作,部分职工稻农动心了,可就是没有钱。我们向他们承
诺,资金不够我们帮助解决,保证让他们把地种上。这样一来,14000亩水田,很快包出去
9000多亩。
水田包下去了,可如何指导职工科学种稻,又成了大问题,因为当时许多人不太接受新技
术。稻农邵大军种稻有一定的经验,对一般人还真不服气。刚来时坚持小棚育苗,我就跟他讲
大棚育苗采光好、棚内温度高、恒温好、出苗壮,这些优势小棚比不上。他不信,说大棚投入
高不合算。到秋天,邵大军发现同样的地,别人的地产量比他家的高不少,差哪了呢?我启发
他:“你扣大棚试试。”转过年,他扣起了4栋大棚,结果苗长得又匀又壮。到秋天,果然产
量提高了三成。邵大军服了。有了这个对比,原来的小棚都换成了大棚,一算,仅这一项,七
区农户每年就增收30万元。
刚种水稻时,农户不认插秧机,全区总共才有4台插秧机。我做了对比,给大家算了一笔
账:“用插秧机插秧,一垧地花费350到400元,人工插秧得700到900元。而且机械插秧速度快、
株距合理、深浅一致,这样产量就会高,咱们可以试一试。”春季和秋季,我领着大伙召开
现场会,用两块相邻的地做对比,结果机插的地产量1000斤,人工插的不到900斤。大家认识
转变了,纷纷购买了插秧机。我又组织了机械维修队为农户服务。如今,全区插秧机已达到70
多台,机插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0%以上,这一项又为稻农增收节支近百万元。
我常想,我是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干部,不管做什么心里都要装着老百姓,处处为群众着
想,那样我才无愧于入党时的誓言。至于我个人受点损失,那算不了什么。
1996年的大雪,至今让我不能忘记。那年水稻还没割完,一场大雪把稻子全埋在地里。那
雪真大呀!场里派推土机推雪,上午推出的路,下午就封上了。路两旁推出的雪像两堵望不出
去的城墙。那年冬天,本地的老户,还能对付着过,外来包地的稻农日子就没法过了。稻子没
收回来,手头不仅没钱,连口粮都没有。我愁啊!能给的给了,能送的送了,可是不管多大用
啊!我想了想,去场里赊了12.5吨面粉,签字画押,说自己对这1.25万元负责。自己开车拉回
来,又挨家挨户给断粮的农户送到家中。
有人说,这些人不是本地的,明年要是走了,你这一万多元管谁要去?你自己也没人救济
呀!我说:“老百姓遇到困难,党员干部不冲上去,为民解忧,那还配当党员吗?我宁可卖房
子还钱,也不能看着大家挨饿呀!”
1999年,绥化农产张安东一家三口,带着全部家当:10口猪、12只鸡、一应的农资和生活
用品,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七区。这地边的窝棚就是暂住也不行呀,联系农产吧,哪户人家能再
住进这一大家子啊!我想了想说:“就住我家吧。”我把自家正房和仓房都倒了出来,自己住
偏房。大家开玩笑说:“像是老邵家住进老张家了。”张安东全家在我家里住了半个月,我帮
他打草烀猪食喂猪,帮他张罗盖房子,直到新房盖起来才搬了出去。
这几年,我家成了义务“接待所”,不断地接待农产,我不但没收一分钱,连粮米油盐都
免费。几年来,我为职工稻农赊购面粉250袋,提供帮扶资金六万多元。我重点帮扶的30个困
难户,现在都成了富裕户,家家有手机、家家有摩托。
对七区的职工群众,我倾注了很多心血,时刻把他们的大事小情挂在心上。但是,我对自
己的家和家人,却关心得不够,欠得很多。
2000年1月15日的那个晚上,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
那天,天非常冷。我在作业区帮农户卖粮,突然接到儿子给我打来的电话。我问他:“今
天晚上不是替别人到飞机场看粮吗?怎么在家呆着呢?”他说:“爸,天太冷了,我回来暖和
暖和。”我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说:“不行,飞机场的粮是职工和稻农的命根子,你不坚守
岗位,谁偷去一车怎么办。赶快回去,亏了你还是个公安战士!”我儿子很听话,放下电话就
走了。可谁知,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第二天中午,我正在作业区给农户分麻袋,有人通知我马上到农场医院。来到医院,副主
任吴玉刚迎上来,说:“邵书记,你儿子长波出事了,你要顶住啊!”我一听心里“咯噔”一
下,我跌跌撞撞跑进病房,一看,我儿子邵长波躺在那里,身上一块白布盖着。我拽住院长的
手,问:“还有救吗?”院长摇摇头,说:“早已离开人世了。”听到这儿,像晴天打了一个
霹雳,我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清了。
等我缓过神来,我看到儿媳妇来到我眼前,她二话没说,“扑通”给我跪下了,说:“爸
爸,长波没有了,你还要我这个儿媳妇吗?”听了这句话,我比听到儿子死还难受。当时我强
克制住眼泪,舌头让牙咬出了血。我把儿媳妇扶起来,我说:“长波虽然没有了,但你永远是
我的孩子。”那年我唯一的儿子,才24岁,刚结婚6个月,儿媳妇已经怀孕4个月。事后我知道,
那天晚上,我儿子邵长波在飞机场看护集体的粮食,那里连个取暖的屋子也没有,夜里天太
冷,他给临时当作屋子的四处漏风的吉普车上盖了一块大苫布,结果被汽车尾气熏死在车里。
我怀着悲痛的心情把儿子火化后,正好赶上飞机场出粮,我就去了。场长看见了,撵我回
去,他说:“家里出这么大的事,你先把家安顿好。”我说:“家里都安顿好了,飞机场出粮
我一定要去,那是我儿子死的地方,他是为了看护粮食死的,今天他用生命看护的粮食要运出
去了,我更得去。现在是农产卖粮的关键时刻,我不能为自己家的事影响群众和农场的大
事。”
如今,儿子已经去世五年了,五年中,我老伴精神恍惚,哭干了眼泪。特别是每年过年,
别人家欢天喜地,可我们家哭声一片。没出生就失去爸爸的我的小孙子,今年4岁,他还小,
不懂事,他看着大人哭,也跟着哭。儿媳妇也曾埋怨我说:“要不是你这个当爸的太严要求儿
子,长波也许不会死。”我说:“失去儿子,我非常痛心;可如果那天夜里粮食被偷,集体利
益受损失,我更痛心。长波死在岗位上,他是因公殉职,他死得光荣。”
这几年,我虽然付出了不少心血,但是工夫没有白费,原先最乱最穷的七区,现在变成最
稳定、职工致富走在前面的作业区,到现在全区肉牛存栏151头,绒山羊4000只,有30%的农户
年收入在五到七万元,有70%的农户年收入三到四万元。全区通上了国电,职工看上了有线电
视,吃上了自来水。我们七区如今出现了“四多”的喜人局面:一是钢骨架大棚多,有一百多
栋;二是插秧机多,有七十多台;三是摩托车多,有八十多台;四是手机多,有一百多部。
在我担任支部书记的15年里,我只不过是实实在在地为职工群众做了一点事情,但党和人
民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几年来,我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省劳动模范、省思想政治
工作先进工作者,今年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太多太多,我深
知自己做得太少太少。我的目标就是一个字:“富”,帮助群众致富。尽管我在北大荒献了青
春,献了儿子,但我无怨无悔。一句话,“永远跟党往前走,过河的卒子不回头!”
(材料选自“垦区树百面旗党员‘学帮带’先进事迹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