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发挥农垦现代农机装备优势 推进全省农机跨区作业

发挥农垦现代农机装备优势 推进全省农机跨区作业



李道奉

200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农机跨区作业一年有进展,二年有发展,三年大见成效的目标,
总局对此非常重视,要求垦区认真抓好落实。2004年,全垦区共出动大马力拖拉机和大马力自
走联合收获机2052台跨区作业面积达697.6万亩,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大见成效的工作目
标,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工作到位。省政府、省农机局与总局农机局先后几次召开了“
场县共建”、组织农场机械到周围农村跨区作业的工作会议和对接会议,各单位将会议精神及
时向分局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如:九三分局、北安分局、齐齐哈尔分局和绥化分局领导对组织
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高度重视,搞好以“场县共建、农机跨区作业”带动发展地方经济为突
破口,充分发挥农垦现代农机装备优势,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和体现。
要求各农场要积极认真地开展好农机跨区作业。总局要求分局主管农机的领导亲自安排,各分
局农机局和各农场农机部门集中精力和人力抓好这项工作。各农场也都把农机跨区作业当作一
项重要工作来抓,由主管农机的副场长和农机科组织抓好具体落实。
(二)积极协调,精心组织,搞好对接,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落到实处。垦区各分局和各农
场农机部门与周围市县农机部门联系,提供供需双方农机跨区作业的乡、镇作业面积和作业项
目,为农机跨区作业供需双方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服务。
(三)创造条件,减轻农机跨区作业有机户经济负担。过去,历史上农场职工自发地到农村
跨区作业,一度出现过多处设卡,到处收费挨罚的现象。我们积极同各级政府农机部门搞好协
调,要求给予大力支持。如嫩江县政府作出规定,要求县农机部门牵头,公安、交通、税务、
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做好道路巡查工作,及时监控道路通行情况。对持有“跨区作业证”
的农场的机车,免收过桥费,坚决制止和避免上路拦截跨区作业的机车敲诈勒索驾驶员的行
为,要求税务、工商部门免收各种税费,保证了跨区作业的车辆受到优待,来去自由,畅通无
阻,为跨区作业创造了良好宽松的环境。
(四)制定政策,服务到位。由于跨区作业的地块面积相对较小、空运较多,导致耗油增加,
增加了作业成本。所以,有的农场制定了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有机户给予一定的油料补贴。为
了调动有机户参加跨区作业的积极性,增加有机户的收入,农场积极同周边乡镇、部队、林场
进行协调沟通,组织机车进行跨区作业,同时制定了保障跨区作业机车的油料供应和维修保养
等相关服务措施,为农机跨区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创造条件,搞好农村农机管理干部和驾驶人员的培训。总局农机局会同省农机局在北
安分局赵光农机校举办了三期村屯管理干部和驾驶员骨干参加的培训班,共培训400多人,收
到了较好的效果。
(六)规范运作,实现双赢。供求双方按市场经济规则实施跨区作业,签订了书面合同,合
同内容包括作业时间、作业项目、质量标准、收费价格、检查验收办法及作业费结算等;有的
依据口头协议,由当地政府和村委会担保,使农场外出跨区作业的费用及时得到结清。实现了
农民增产增收,农场有机户增收。
2004年农机跨区作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链轨拖拉机上公
路还有一些困难,从农场到比较远的农村作业,机具运输有困难。二是农村耕地是分散经营的
“花花田”,地块比较零散,大型农机具作业空运多,效率低,成本高。三是个别地方对参加
跨区作业的机车收取过路费和过桥费的现象时有发生,给跨区作业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二、工作成效
(一)农民增产增收,农场有机户增收效果显著。我们到北安市海星镇兴旺村调查,种粮大
户任长林算了一笔账:去年他家种了90亩大豆,一半雇农场的大农机深耕,一半用小四轮拖拉
机耕种。秋后一算,大农机耕的地亩产高出15公斤。深耕一次管3年,亩产至少多40公斤,按
每公斤2.4元算,每亩能增收96元。
我们又到北安分局建设农场第三作业区2组调查,有机户职工杨白松和李华两家有1台东方
1002型履带拖拉机,去年外出跨区作业1万个标准亩,去了成本纯挣1万多元。据省有关部门调
查,去年全省农机跨区作业为农民节省机耕费1860万元,全省各地向垦区提供劳务的人数超过
25万人,农场机手增收2225万元,实现了互利互赢。
(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垦区农机部门和各地市农机部门在认真总结农机跨区作业经验
的基础上,对农机跨区作业工作进行了强化管理,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组织、协调、监督、管
理工作更加规范。在去年的农机跨区作业中,场县之间主动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农场有机
户和农村农户签订了《农机跨区作业合同》。如同江市、嫩江县在全省跨区作业对接会议前就
分别与农垦建三江分局、九三分局签订了作业合同,用经济合同规范供需双方的作业市场活动,
确保了农场有机户和农户双方的切身利益。使“场县共建、跨区作业”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
轨道。2004年,嫩江县的合同履约率达到100%,完成跨区作业102万亩。
(三)加快了农村农机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步伐。实施跨区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土地连片种
植,扩大了生产规模。如嫩江县双山镇通过跨区作业,有2万亩耕地实现了连片种植。巨祥村
每户种植面积不超过30亩,为求得自我快发展,该村有80多户农民主动将土地全部流转给种田
大户,采取耕地集中经营,从土地分离出来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嫩江县种粮大户魏柱承包2万多亩耕地,所有生产环节都采用农场大机械作业,采用大型气吸
式精播种机播种每亩可节省种肥10%左右,机械收获可减少损失2%左右,农垦大机械深松整地
大豆亩增产50斤以上,在连片种植、规模经营生产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四)促进了农村农业机械的更新。通过跨区作业,提高了广大农民对先进新型农业机械的
认识,他们觉得要使有限的土地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切实加快奔小康的步伐,必须使用大型
机械作业,广大农民对农机投入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国家出台“一免两补”的政策,
全省广大农户掀起了购置大型农机具的高潮,农民自筹更新资金达4亿多元,更新大中型拖
拉机2万多台,提高了全省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新型大马力机械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土地
板结和打破了犁底层,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005年垦区农机跨区作业必保800万亩,力争完成1000万亩。进一步发挥农垦先进的耕作
技术优势,逐步推进农村农业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一是继续加强跨区作业的宣传引导工作,
提高对跨区作业的认识,扩大跨区作业范围,推动跨区作业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加大监督指
导力度。凡是跨区作业的机车都要办理“跨区作业证”,坚决制止对持证作业的机车收取过路
过桥费。在作业季节成立由地方和农场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发现不规范执法、乱罚款、
乱收费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促进跨区作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三是对跨区作业要加强
指导,抓好就近作业,减少远程跨区作业;四是加强地方政府的协调力度,解决分散经营的“
花花田”地块不连片作业问题,减少机车空运行;五是重点推进农机服务协会的做法,充分发
挥农机服务协会或中介人在协调好作业地块和作业时间等方面的问题,使跨区作业的运行机制
进一步市场化、规范化: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对跨区作业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服务意识,促
进“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工作更扎实有效地开展,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