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走向世界的“北大荒”——写在“北大荒”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日子里

恳情报告

走向世界的“北大荒”——写在“北大荒”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日子里



连日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在千里北大荒广为传诵。
2006年6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隆重揭晓,黑龙江北
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所属的“北大荒”商标荣登金榜。这是北大荒集团荣获的第二枚,也是黑
龙江省荣获的第七枚中国驰名商标。此前,北大荒集团所属的“完达山”商标已于1999年荣获
黑龙江省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
6月的北大荒沸腾了。这一刻,包涵了北大荒人多年的期盼、多年的梦想;这一刻,汇聚
了北大荒人太多的心血、太多的感动;这一刻,波澜壮阔的北大荒又一次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
注的焦点……
人气飙升的北大荒
打造“北大荒”,叫响“北大荒”,是北大荒人的梦。
著名诗人郭小川曾这样赞誉北大荒: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半个多世纪以
来,神奇的北大荒吸引了无数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仁入志士。14万复转官兵、
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先后投身到北大荒轰轰烈烈地
开发建设大潮中。
为了同一个梦,几代拓荒人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
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
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并创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里的一朵奇葩,以“艰苦
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
多少年过去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中华大粮仓”,“北大荒”也失去了原有自
然含义,成为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然而,人们仿佛依然沉浸在那场气壮山河的伟大进军中,
依然深情地称这块土地为北大荒,依然亲切地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为北大荒人。
今天,当我们捧读这部人类荒原开拓最悲壮、最辉煌的史诗时,不能不为北大荒人所创造
的巨大业绩而深深震撼:垦区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突破200亿斤,农业劳均产粮34吨,超过
15个发达国家劳均产粮水平。年提供商品粮180亿斤,占黑龙江省商品粮总量的近50%,占省际
间可调配商品粮的25%。50多年来,垦区累计生产粮豆3413亿斤,向国家上交商品粮2338亿斤。
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实现利税79.7亿元,企业上缴税金56.7亿元。2005年,垦区实现生产总
值269.8亿元,比2000年增长80.5%。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6179元,比2000年增加2842元。
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2%,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2%,农业科技贡献率65%,
均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
60年磨一剑。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舞台上,北大荒人卧薪尝胆、砥砺前行。建大基地,树
大龙头,塑大品牌,成为北大荒人生生不已的追求。日新月异的变化,给北大荒带来日渐飙升
的人气。北大荒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毗邻市县农村纷纷向北大荒抛出橄榄枝,各种形式、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合作在场县之
间广泛展开。2004年以来,垦区相继与哈尔滨市、绥化市、双城市、鹤岗市、嫩江县、鸡西市
等省内市县签订了场县共建的合作协议,使农垦与地方的合作从民间自发层次,发展到政府引
导、社会经济组织广泛参与的有组织合作。目前,垦区每年有1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辐射传播
到周边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均牵动农村粮豆种植面积2437万亩,牵动农产110.6万户。大
马力机械三年累计为地方农村代耕代种作业2064万亩,为地方农民节本增收近2亿元。
国内外一批有实力、有影响、有信誉的大公司、大集团相继问津北大荒。他们在北大荒推
出的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中看到了涌动的春潮。一大批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伙伴
与北大荒挽臂前行。2006年4月,在“2006北京·北大荒绿色特色产品展销会”期间,北大荒
展示了巨大的人气魅力。短短5天时间,有1.5万中外客商,10万宾朋、市民到展会参观、洽谈、
购物。参会客商之多,洽谈领域之广,参与热情之高让北大荒人始料不及。
北大荒的与时俱进,得益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曾致信慰
问北大荒的同志们。邓小平、胡耀邦、王震、李鹏、朱镕基、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黄菊、
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垦区视察。2000年8月,江泽民同志亲临
垦区视察。向垦区人民发出了“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号召。温家宝
同志曾三次到垦区视察,特别是2003年8月,在视察后听取工作汇报时,做出了“垦区国家商
品粮基地的重要地位不能变,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不能变”的重要指示。
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征程中,北大荒再次走上前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省委、省政府、农业部的领导对北大荒寄予厚望。省委书记钱运录、省长张左己多次强调,
垦区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
作用,推动场县共建。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对垦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要引领全国农业和农村的发
展、要在粮食生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大有作为的三点要求。
各级领导向北大荒发出的进军令,让北大荒人热血沸腾。一个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宏伟蓝图已深入160万北大荒人的心中。
独具特色的北大荒
北大荒是祖国的一块宝地。
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她的北部是气度不凡的小兴安岭。莽莽山地,平缓丘陵,阔
大的谷地。西部是松嫩平原区。嫩江从伊勒呼里山千里南下,与松花江双水合流,相拥东去。
东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水脉在平原深处幽然相会,东流到
海。
这里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有“捏把黑土冒油
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
多年以来,北大荒人精心呵护着自己的美丽家园。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不遗余力的进行环
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尤其是近年来,垦区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保护性耕作。他
们集中从国外引进了410台套智能化大型农业机械,重点装备了107个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区,大
力发展以大马力农业机械为载体的精准农业,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
一体,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和墒、镇压等六项作业,不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
效率,而且有效地保护了耕地不受破坏。
北大荒人还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设了6万条防护林带,4万多个网格,使垦区的农田全部实现
了林网化,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16.5%。建立各级生态示范区10个,自然保护区1081万亩,其
中国家级保护区面积达406万亩,受保护地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3.6%。
候鸟的天堂、五谷的乐园、生态的风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昔日荆莽遍地、荒
无人烟、生态恶劣的北大荒,如今已是水变清,清流千里;山变绿,绿满青山;土变黑,黑土
生金。
北大荒开发期晚,对无污染、无公害产品的开发得天独厚。1990年5月,农业部刚一提出
发展绿色食品的构想,敏锐的北大荒人便闻风而动,在全国率先扛起“绿色大旗”。当年便有
18个企业首批开发出了22个绿色食品,名列全国第二位。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式
委托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组建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全省的绿色食品管理工作,这是当时黑
龙江省惟一一家受农业部委托的省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
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标准化作业和雄厚的科技实力为垦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铺平了道
路,基地建设蓬勃展开,一年跨越一个台阶。如今,黑龙江垦区已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无
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的生产与管理经验,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课题50项。依托科技对绿
色食品研发的支撑,北大荒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崛起。
到2005年末,垦区已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2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
产品达到200个,分别占全省的29%和全国的3.6%。种植绿色、有机及无公害农作物1017万亩,
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1.4%。创建符合日本JAS、欧盟ECOCERT、美国OCIA、中国OFDC标准的
有机食品园区100余万亩。九三、建三江分局已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
范区。
借助现代化手段,垦区已建立了对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防检疫体系和消费市场的监测网络体系。同时,建立了对无公害农产
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农产品认证体系以及与贸易国接轨的农产品认证市场
和出口通道。目前,垦区已拥有4个农业部级食品质检中心、3个农产品认证机构、50多个绿色
食品工作部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队伍。垦区还推行了与市
场准入相衔接的无公害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系统,有6个农场先后成为农业部“农垦无公害农
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试点。无论何时何地,消费者只要轻点鼠标,便可在互联网上清楚地看
到,自己想要选购的无公害农产品的图片和生产企业、产地土壤水质、生产过程中的肥药投入
等详细情况。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按产品批次追溯到具体种植户和具体的地号。
风清,露净,水洁,土肥。独具特色、回归自然成为北大荒新一代系列产品的显著特征。
以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品牌为标志的垦区油脂业、乳业、米业、肉业、麦业、种业、药
业等多家绿色大型企业已先后在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落户,成为垦区绿色食品深加工业的工
业园区、经济园区。
无污染、无公害,绿色、安全、健康产品,成为北大荒人奉献给民族和世界的一道绿色盛
宴。2005年,北大荒的绿色食品总产量达到210万吨,有机食品总产量达到6万吨,创产值60亿
元,出口创汇9000万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被誉为“共和国的绿色摇
篮”。
一项宏伟的“十一五”规划展示着北大荒人永不停歇的发展意识:到2010年,垦区的无公
害绿色农产品将达到40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200亩,建设部(省)级无公害、绿色、有
机农产品生产基地50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出口基地30个。全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
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质量认证体系。
走向世界的北大荒
走进今日的北大荒,一幕幕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场景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一头头悬挂着编号的“黑白花”,整齐地排列在音乐悠扬的机械化榨乳厅:经真空负吸式
挤奶器挤出的牛奶瞬间被输入到全封闭的冷藏车,运送到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全程在
冷链系统中流动,终端被瞬间高温灭菌包装的“完达山”牌鲜牛奶,在清晨6时30分前准时进
入到消费者的奶箱……
站在与国际竞争的大市场平台上,近年来,垦区以打造驰名品牌为核心,着力实施名牌带
动战略,推动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集聚,大笔写就了
“北大荒”、“完达山”、“九三”、“丰缘”、“多多”等一篇篇令人叹为观止的品牌大文
章。
经受了“卖粮难”、“五小”工厂纷纷折戟市场的阵痛后,北大荒的决策者们意识到,没
有品牌的农业是脆弱的,没有品牌的工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一项“突出米、面、油、乳、肉等
支柱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核心品牌,叫响北大荒”的战略举措浮出水面。一时间,“
品牌”成为北大荒人在会场、在办公室、在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抓基地、树龙头、做精
品、塑形象、北大荒人实现了从“拣到篮子里面都是菜”到“拿银夺金”的历史性突破。
在黑龙江垦区采访,记者时刻被北大荒人那种强烈的大品牌意识所震撼。近两年,垦区抓
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集中力量办大事,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累计投资96.4亿元,
新建了22个超亿元的大项目,打造了北大荒肉业、北大荒牛业和北大荒薯业等一批新的龙头企
业,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和“九三”三大知名品牌,“北大荒”和“完达山”的品
牌价值已分别达到19.65亿元和19.55亿元。仅2005年,垦区就有5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
称号,占全省的四分之一;24个产品获得“黑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
围绕大品牌的市场卖点,黑龙江垦区决策层推出了着眼未来,打造长寿企业、长寿品牌、
长寿产业的大主张,下力气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久。长久意识,在大市场的制高点上显
现出生机魅力。垦区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米
麦油乳等大龙头企业投资10多亿元,从美国、英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引进世界一流的工艺技
术20多项,引进世界一流的设备200多台套。六大重点龙头企业全部通过了IS09001、HACCP、
IS014001等国际上通用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环境标准体系认证,产品在国家相关部门组织
的历年历次市场抽检中的合格率均达100%。“完达山”婴儿配方奶粉、“九三”大豆油、“北
大荒”绿色大米等一大批优质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指定为免检产品。
目前,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北大荒丰缘麦业、北大荒麦芽等5家企业已
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北大荒肉业、北大荒种业、多多集团等8家企业发展成
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九三油脂大豆加工能力达550万吨,北大荒米业的稻谷加工能力达240
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开发,让北大荒踏上了快速国际列车。在跻身世界经济循
环的激烈竞争中,垦区按照企业集团的运作方式,组织推销团组,投入精干力量在国内外精心
开辟营销网点。组织招商引资团,远足南行,在北京、在广州、在上海、在全国各地联横结纵。
2006年4月末,北大荒人在首都北京刮起了一场绿色风暴。在近60年来由北大荒首次面向
全国、面向世界独立举办的“2006北京·北大荒绿色特色产品展销会”上,北大荒集团成为众
多商家和市民追逐的焦点。短短5天时间,北大荒集团与国内外客商签订了74.1亿元的合资合
作项目。展会现场销售各类绿色特色产品450多吨,实现销售额500多万元。
垦区大密度地推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使北大荒与世界众多强手站在了同一起
跑线上。近年来,垦区先后与日本、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台湾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
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在虎林、密山两个国家一级口岸建立了两个边境经济开发区,与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和朝鲜等国家开展了境外农业合作;在阿联酋、俄罗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驻外机构、中方独资和合资企业,初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目前,垦区有各类外贸企业150家,正常运行“三资”企业27家,境外注册公司20家。
“十五”期间,垦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4亿美元,其中对俄贸易额1.47亿美元,分别比“九五”
期间增长2倍和8.2倍;累计实现招商引资46.8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89.5%。先后引进台
湾统一、中石油、韩国大和、香港宣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完达山乳业与统一集团的合作,
一次引进资金10.7亿元。
声名远播的北大荒开始吹响进军世界的号角,一大批品牌驰名海内外。九三油脂已成为国
内非转基因大豆制品的旗帜,三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日本、韩国、
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完达山乳业的奶粉市场综合占有率在世界同类品牌中,荣列前
三名,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北大荒米业的“绿色大米”、“有机大米”,在日、韩、印度、
俄、澳、中东、加勒比海等地受到广泛欢迎。对日本的出口量占黑龙江省的30%以上……
抚今忆昔,壮怀激烈。多年以前,北大荒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播下了一粒粒“北大荒”
的种子,如今,“北大荒”在黑土地上长成了一座金山,又一座金山。这是共和国颁发给北大
荒人最具权威的功勋奖章。
曾以《老兵新传》使北大荒风靡全国的著名作家李准,66岁高龄重访北大荒。一幕幕的场
景,一番番的变化,牵动老作家的情肠。他沉吟良久,慷慨挥毫,一蹴而就:亿吨粮,千吨汗,
百吨泪,十吨歌。
这就是北大荒,永远的创业,永远的奉献!北大荒,我们为你喝彩!
(原载《黑龙江日报》2006.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