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原兵团四师邹志强副师长二三事
忆原兵团四师邹志强副师长二三事
魏壮修
从1973年春夏之交到1976年原兵团撤消,我一直在四师司令部计划科当参谋。当时主管计
划工作的师首长就是副师长邹志强同志。他对工作的极端认真负责和极端坚持原则的精神,令
我们这些参谋们十分钦佩。有几件事儿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一件是三十八团(现八五〇农场)要建奶粉厂的事。那时,四十团(现八五一一农场)的乳品
厂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产品已经跻身名牌行列。两团边界相连,近在咫尺。从当时计划管理
的原则看,这显然是不必要、不应该的重复建设。因此,师里没有同意三十八团的建厂计划。
而是要求他们把鲜奶送到四十团去,并表示可以考虑帮助解决冷藏车等送奶工具。可是,三十
八团却坚持要自己建厂。于是,师团两级之间的关系一时弄得挺紧张。邹副师长主管计划工作,
当然首当其冲,承受着很大压力。但在多次商谈仍然达不到一致的情况下,他还是一再指示
计划科要坚持原则,不能同意。后来,三十八团自行动工建厂。邹副师长听说后,不但马上打
电话批评制止,还要计划科派人去团里蹲点监督,阻止施工。以后,他又亲自下去和团领导面
对面作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终于使三十八团同意暂行停建。
还有一件也是三十八团的事。团里买了几台高级照相机之类设备,价钱贵了一点。按计划
管理原则,应视为固定资产。而计划外的固定资产采购是不允许的。邹副师长得知后,坚持要
按规定把这几台设备收缴上来。于是又和团里发生了矛盾。他又一次顶着压力、坚持原则,毫
不退让。甚至派计划科参谋住到团里去要。终于把设备收缴上来。
1975年春末,因撤消三十六团的事,我跟随他去北京农业部农垦局汇报。从佳木斯深夜上
的火车。第二天一早,他看了我起草准备的汇报提纲后,觉得不够全面细致,马上动手修改和
作进一步充分准备。一直到天津,他基本上没有停笔、没有睡觉。第三天清早到北京,没有休
息就直接去了农业部。他一气汇报了近两个小时。农垦局的领导听了很满意。我们顺利圆满地
完成了任务。
由于农垦局招待所比较偏远,我们不想去住。同去汇报的兵团军务处长拿出一封北京知青
写的信,说这位知青的父亲在前门饭店工作,可以为我们安排住处。于是我们去了前门饭店。
这位知青的父亲果然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安排到十四楼的双人间。我和邹副师长同住一间。走
进房间,邹副师长一眼看到写字台上玻璃板下的价格表,马上对我说:这房太贵了,我们不能
住。我一看,果然一人要花四五百元一宿。我立即去找那位知青的父亲。他笑着说,那是接待
外宾的价格,国内客人减半,现在是淡季,基本没人住,照顾你们,一人一百元一宿就可以了。
邹副师长听说后才同意住下。还对我们说,这比招待所还是贵多了,我们的公事已经办完,
不能住这么贵的饭店在北京玩,明天大家都走,要在北京呆两天的自己找地方住去。第二天一
早,我们就各奔了东西。
邹副师长平常不苟言笑,给人以稍过严肃的感觉。但他内心对人、特别是对部下,是十分
火热的。兵团撤消之际,四师计划科开话别座谈会,他也到会和我们这些参谋一起话别。他语
重心长地对每个人都说了一些鼓励的话。特别是对我,甚至为未能帮助我入党而表示歉意。我
深信,我们全科的参谋们对他讲的那些话,对他话中包含的那份深厚感情,都是不会忘记的。
我和邹副师长分别已整整30年。今年他已是八十三岁高龄了。最近,我才确知他住在大连
沈阳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1981年离休后,从事书法学习,曾毕业于中国书法函授大学。他
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多次获奖,多次人编书画集并被收藏。他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
会会员、创研员,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大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沈阳军区老战士书画
会理事。我为邹老离休后新的辉煌成就而赞叹、而高兴。由衷地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晚年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