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系统工程与编史修志

系统工程与编史修志


作者:张季高
从《黑龙江史志》2期上看到大庆贺雄同志写的系统工程用于修志的经验介绍,引起兴趣
,即购《系统管理》边学边用找到点门路,冒提浅见,以期匡正;并盼质疑,以求共进。
系统论
系统论是本世纪随着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生物学、遗传工程的发展而兴起的科学
方法论。它具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其精神实质与唯物辩证法相通。由于理论概括性高,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在运用它的方法论来解决种种复杂的疑难问题。
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认为,所谓“系统”思想,就是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全局,其中各个
部位是普遍联系着的,互为依存,又互相制约。
系统论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出发点,并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也就是说,整体的
功能,绝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房屋是砖木造的,但屋房的功能和砖木相加的功能,是
不能比拟的。
编史修志不是资料的汇编,要从资料的发生、发展、演变、运动中找出其内在联系与制
约,抉取大势大端,综合利弊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融合事、理、情于一炉,以鲜明
的历史事实来证明。从这“整体性原则”出发,我把每一章的概况,都写成经验教训的综合
,来鸟瞰全章,再层层剖析深入。
系统论把“结构性反馈”作为布局,把各部门间的联系方式和作用形式的位置放正确,
这和象棋布局一样,一错位就乱阵了。如财务管理的五业盈亏,联系着生产部门;固定资金
管理,联系着机务管理与房产管理;一张利润表,牵动着全局,计划统计更是如此。
把“层次性原则”作为专业化协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层次的功能作用,把母系统
、子系统、目系统的分工协作,环环相扣的情况,表达无遗。如财务管理分为资金管理、费
用成本管理、利润管理等三个子系统。资金管理又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专用资金、专
项拨款等四个目系统。各有各的功能,绝不能混同。但系统之间又有着联系与转化,如更改
基金转为固定资金,固定资金的清理变价收入,又转为更改基金等等。回想起我们因层次没
有搞清楚而造成返工的章节是很多的。篇目的设计,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对。
相关性原则,是指把研究对象进行纵与横的分析,我把统计资料与财务资料综合起来,
来说明这个问题。
基建投资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是统计资料,新增是财务决算。新增生产能力与投资的
比例,我们是72.4%,全国平均数是70.0%。在真实性上就进了一步。
用这个方法,我把非生产支出的退休金,1979年以来每一职工的负担数,和年增长率表
达出来,增加了实用价值。
动态性原则,这和统计学的数列法相似,我把所有属于经济指标的分析都变成50、60、
70、78、84年五个数列,把生产盈亏、经营盈亏、净盈亏、生产产品等综合为1948—78 年,
1979—84年两阶段来表达,大大缩短了表页,达到表志结合的目的。如:
37年来的盈亏情况。
再把历年盈亏主因一分析,这个史实就鲜明得多。属于指标性分析,我采取的方法,如
:定额流动资金周转率。
资金管理,1960年受自然灾害影响,1970年是供给制所造成的,1978年制定的措施:一
是按生产项目核定流动资金;二是整顿仓库,核定储备定额,资金使用上一支笔,一个口。
从而使周转率迅速提高。用这个方法,可以达到言简意明。
系统论强调主客观两个系统的综合概括,客观改造主观,主观又反过来改造客观,使人
们经常处于“有见于物、有悟于心”的精神境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朝着既定的系统目标
前进。
信息论
信息论要求人们克服主观主义,反对自我封闭,新的科学知识层出不穷,一步跟不上,
就落后了。
信息的资料收集,关键是收集个人手中的调查研究资料,我有一份农技师陈文信经五年
调查写就的“杂草生长发育规律”一稿,我把它列入“杂录”中。负责农业的说,这份资料
如果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合在一起,放在植物保护节,就有价值了,他启发了我调查研究的积
极性。
史志属调查研究范畴,毛主席把调查研究叫做“古今中外法”,也就是收集古今中外资
料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客观规律的必然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从此我就千方百计收集调查研究者的调查资料,69个家庭的收支调查;重新计算1978年
以来的按人口平均的人均收入变化,用生动的数字来反映三中全会后的发展变化。
在参加工业普查中,发现经济指标体系增加了新的内容,最难的一条是能源消耗降低率
,一律按标准煤计算,对实用煤的发热量分等化验。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前进,过去所整理
的指标,大都发生了动摇。这次经济体系是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改进的,而我们仍停
留在计划经济的水平上,工作又落后了。
信息论给我的启示,如果对1985年的变化不过问,那么就会失去“价值”。
控制论
控制论要求人们实事求是,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辩明是非,寻求
最佳行为方案,有目的地促进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因这种方案又要受行为后果在质量上和
整体效益上的检验,并根据信息反馈,作出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这就是要我们把收集来的材料,按照类目分析整理,对号入座,讨论后修改补充定稿。
道理简单,关键是掌握如下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要总揽全局,把“实用”价值放在第一位,我把“开拓”作为主线,
纵横贯穿,钩勒特点。把畜牧专家张源培创建奶牛基地,建奶粉厂,达到农林牧结合、农工
商一体的宏观战略目标,作为特殊性来表达。
二、联系性原则。自然科学的任务,是揭示物质转变的自然规律,即研究劳动对象、劳
动力与劳动资料、交互作用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物变化规律,通过技术措施来发展生
产;社会科学则研究其社会属性,揭示生产力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
作用的变化规律,借以指导经济活动,合理组织生产力,调节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以获最
大经济效益。
把不同计酬形式的经济效果进行比较从整体利益看,超利计奖效果最好;从个人收益看
,联产计酬最高;从史志使用价值看,按年记载只起个资料作用,按不同报酬分,就能反映
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来。
这个启示,任何表达方式,必须与相联系的业务进行对比,如畜牧与农业的丰歉,农业
与技术设备,管理对利润的影响等等,不比较就看不出规律性,就失去了“实用”价值。
三、有序性原则。就是发展一个成一个,取得经济效益后再发展一个。不要急于求成。
要用“模型化”取得经验,用“模拟法”来分批发展。
这是先点后面,点面结合的老办法。但史志的特点,各志有各志的特点,不可能有固定
的模式,和一刀切的模拟法。
四、动态平衡原则。指人钱物、供产销平衡与人的积极性、技术水平、装备能力平衡。
史志工作也需要增加历年资金平衡表,来分析平衡与不平衡的经济效果来,这也是控制论特
别强调的“信息反馈”原理。
综合
系统、信息,是认识世界,控制是改造世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都是纵向论述的
,而系统工程是从整体上研究人和物、自然和经济、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规律。使用系统
的思维方法论和行为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的特点是从部分和整体、人和物、客
观和主观的相互联系中,揭示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因此,它是横向论述的一门科学,和史
志理论的“史纵志横”有相同之处。
恩格斯说:“概念和事实,是两条平行、永远不相交合的两条线,有时离得很近,有时
离得很远。”因此,系统工程特别强调“信息反馈”,随时听取各方来的反映和新的科学技
术,来随时修正控制方案。为振兴中华写出具有时代精神,农垦特点的新史志,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