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志专志编纂的重要突破

省志专志编纂的重要突破


作者:梁滨久
《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出版了。这部凝结着修志人员10年心血的70万字的志书,
全面、详实地记述了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群从1947年到1985年的发展历程,热情地赞颂了广大
转业官兵、地方干部、科技人员、支边青年和城市知识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所取得
的光辉业绩和丰硕成果。更为可贵的是,整部志书洋溢着一种精神力量,这就是“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它是黑龙江省国营农场
职工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政治觉悟、感人精神风貌和踏实工作作风的礼赞
,为黑龙江垦区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国营农场志》充分表现“北大荒”精神,还圆满地回答了省志专志编纂中提出的一个
重要问题,即如何在专业(事业)的记述中,体现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体现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
在革命和建设中,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对革命的成败、事业的
兴衰,具有重要的意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很重视精神力量的。早在1852年,马克思就把
保持无产阶级“精神上的优势”,作为关系革命进退的重大命题而鲜明地提了出来。毛泽东
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中,也一直倡导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邓小平同志又把发扬我们的精神优势问题提了出来,他说:“光靠物质条件,我们革
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
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做为社会主义的新方志
,自然是应该表现无产阶级的精神优势的。但是,有些省志的专志在编写中却往往忽略了这
方面的记述。《国营农场志》把表现“北大荒”精神,做为一个突出的重点来记述,取得了
突破性的成绩。它不仅以其正确的观点、谨严的体例、鲜明的特点、生动活泼的文笔风格,
耸立佳志之林,而且成为宣传“北大荒”精神,教育人民和青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
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基础乡土教材。
《国营农场志》的编纂成功,还在于找到了表现无产阶级精神力量的具体编写方法,这
就是把事业进程的记述与人物活动的记述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这部志书中,我们看到了“北
大荒”开发建设的历程以及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所表现出的大荒原、大机械化、大农场群、大
商品粮基地和农垦小社会的特点。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农场职工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感受
到了他们令人振奋的革命精神。许多评论者都赞赏《国营农场志》以事系人的方法运用得好
。确实如此,单就系人之多达361人,就创造省志专志系人之冠。然而,人物的活动,不只是
在记事中被附带地系上一笔。这里既有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解放军转业官兵同时徒步行军去
开荒建点等壮观场面,也有写诗抒发豪情编写场歌鼓舞斗志的细节;既有群体形象,也有各
个人物的典型事迹,总之,是活生生的人物活动的完整画面。单就“以事系人”而言,《国
营农场志》也是具有创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