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编纂年鉴之管见

编纂年鉴之管见


作者:梁亚萍
年鉴作为一种图书体裁是编年体的资料工具书。年鉴如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历史,并在历
史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促进作用,它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结晶。因此,
年鉴被称为“昨天的史实,今天的镜子”。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本文重点从编纂年
鉴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突出农垦特点等方面作为探索途径。
一、编纂年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盛世修志”是我国古往今来的光荣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治上稳定
,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改革开放给各项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促进了编史修志,而年鉴的工具性、资料性,为编史修志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与史志相
得益彰,正是上述原因,我国年鉴的兴起,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编纂年鉴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年鉴缩一年为一瞬,概括了一个地区一年内所发生的重
大事件和各项活动,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各条战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它
所收集的资料是经政府机关提供的可靠材料,是经反复核对的权威资料。因此,它可为各级
领导了解国情、省情、地情,制定本地区规划、决定政策、实施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为各单位各部门提供准确信息。90年代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年鉴可把一年内各
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和新信息全部拢在一起,经过分析、鉴别
、整理、浓缩,汇编成册,成为综合能力较强的、适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的信息指南,它
所装载的资料、情报、数据和信息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各部门各单位可通过它来
了解社会,掌握时代脉搏,利用可行信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是为北大荒二次开发教育提供教材。编纂年鉴是垦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不仅以形象、生动的笔法具体地记载了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而且如实、全面
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和进程。以此让人民群众了解垦区的建设规模和步伐
,从而激发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坚定不移地投身于北大荒二次开发建设
,为振兴垦区经济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四是为续志和编史修志积累资料。十几年来,史志工作者在修志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
劳动,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查找资料,长途跋涉。如果每年坚持编修年鉴,不仅能为
续史积累大量历史资料,还有利于保持农场志编修的连续性。
五是为今后修志培养锻练人才。编修年鉴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较强,理论与实践密切
联系的工作,它不仅内容庞杂、工作量大,而且质量要求较高,正是由于编纂年鉴的特殊要
求,参与编写年鉴的人员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文化业务素质。这正是培养锻
练修志人员的极好机会。
二、编纂年鉴必须坚持“三突出”的原则
首先,突出时代特色。编纂年鉴在框架结构和总体设计上,应强调记载农垦系统党委和
行政在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时,按照党的关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目标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重点记述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
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和新
时期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这是农垦年鉴突出时代特色的重要体现。
其次,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农垦经济主要是农工商贸一条龙的综合经营。梁寒冰在
县志编纂研讨会上指出,地方志书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主体,要反映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
改革。我们编纂年鉴也应遵循这一原则,重点突出党的经济工作总方针、总任务,全面系统
地反映垦区经济建设进程,记录农垦经济社会发展总貌,记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
项制度改革给农垦经济带来的可喜变化。仅以绥滨农场的年鉴记述为例,着重记述了自1987
年绥滨农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后,坚持改革不动摇,终于使职工家庭
农场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
。农场职能由行政指挥型向经营型转变,由此而使农场经济发展,建设速度加快企业活力增
强,粮豆总产大幅度提高,工农业总产值成倍增长,连续九年盈利,1993年粮豆总产6.3万吨
,比改革前增长41%;工农业总产值达9636万元,比改革前增长91.6%;人均收入达到1874万
元,比改革前翻两番。绥滨农场改革试验成果为农垦企业深入改革、发展经济起到了探路示
范作用。
编篡年鉴应把这些成功经验,以及在改革中碰到问题是如何克服解决排除万难向前发展
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充分展示历史面貌,反映出改革步履艰难,让人们从这些巨变中,看到
建设垦区的希望,增强改革信心。
再次,突出地方特色。最能反映农垦年鉴个性特色的是乡土特色。农垦系统地大物博是
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作物以大豆、玉米、小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甜菜等,还藏有
煤、金矿、石母矿等,黑龙江大鲤鱼鱼籽出口日本等国,农垦年鉴要选取这些具有乡土特色
的内容和一些独特的事物(如边境贸易等)录入其中,将起到宣传垦区增大知名度的作用,也
可起到传递信息,加强横向联合的作用。
三编纂年鉴必须完善编写篇目
篇目是年鉴的基本结构的总体设计和内容纲要,它既是搜集、选择、组织资料的提纲,
又是年鉴成书的目录,它在编纂过程中,始终起着指导全局的作用。
篇目设计要完整、全面。编修年鉴要照顾到方方面面,框架设计要讲科学。首先要从宏
观上把握,重点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突出本行业重大的发展。就农垦年鉴来说,经
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框架也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设计。既要有面,也要有点,各章
节各有侧重。就经济工作,贸农工商综合经营发展是现代化的农垦经济,要想把它们完完全
全地反映出来,就要用人物、图片、产品介绍加以补充,使之更丰满。
条目要素要具体、多样、稳定。年鉴的条目除了有全面、概括、系统的记述外,还必须
有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加以补充,图文并茂,形式多样。条目一旦形成,就要相
对稳定,并能逐年沿用下去,提供连年可比的数字、资料和情况。否则就会给修志和专业人
员分析、鉴别、比较、使用资料造成一定困难。
标题设计要准确、精练、醒目,标题是条目的具体表现,一般要直书其事,简明扼要、
用词准确恰当,并能引人注目,防止追求华而不实的不恰当的标新立异的标题,更要避免文
不对题,避免通讯报导、总结报告式和章回体小说的标题出现。
以上是个人几年来编写年鉴的实际体会,不当之处,尚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