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罗喜发

罗喜发


拼音:luoxifa
闪烁的星光
——记全国劳动模范罗喜发
徐文明
在北大荒的创业史里,有数不清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英雄
事迹,就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熠熠生辉。全国劳动模范,荣军农场畜牧队队长,曾被人们
誉为畜牧战线上的标兵,爱场如家的罗喜发,就是这群星中的一颗。
1908年11月,罗喜发出生在山东省莒县的一个佃农家庭,8岁开始就给地主放牛、扛活。
1927年,因生活所迫,全家逃荒到东北桦甸县,可他仍没能逃脱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生活
。1932 年,日本侵占东北,他又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修公路、修铁路、修飞机场、烧木炭
,受尽了折磨。1945年,罗喜发怀着一颗憎恨旧社会、推翻旧世界的决心,参加了中国人民
解放军。他随部队从东北战场转战关内,先后参加了四平、锦州、淮海、天津、枣阳等战役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立下了大小7次战功。
1949年12月,罗喜发带着满胸的军功章复员来到北大荒,参加荣军农场的创建工作。
这里虽不比随时都可能流血牺牲的战场,可那艰苦劲,意志薄弱的人也会退却,罗喜发
到这后,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优良传统,在艰苦的生产劳动中,勤勤恳恳吃苦耐劳
,作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年年都被光荣地评为省、县、场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
1954年,罗喜发担任副业组组长,负责养猪工作。当时,农场只有五口肥猪和两口生病
的小母猪。在这之前,养猪的饲料全靠供应,每天要从十几里以外的伊拉哈往回运麦麸,随
着畜牧事业的迅速发展,饲料供应紧张,加之运输费用大,养猪成本提高。罗喜发接受养猪
任务后,心想:这样喂养下去不是办法,吃一斤麦麸比一斤粮食还贵,这还能向国家交啥利
润?做啥贡献?为了节约开支,降低成本,他自己动手,到麦场上收集草籽,到地里搂大豆
叶子、灰菜叶子等,还到食堂和家属区挨家挨户地收集刷锅水,并自己动手种植饲料,组织
轮区放牧,饲料实现了自给自足,再未向国家伸手要。
有人说他:“养猪埋汰,太苦、太操心,难得搞好,没有啥前途,图个啥?”可这丝毫
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说:“党叫我去养猪,就是革命需要,只要对革命有利,无论干什么
都是光荣的,而且必须想办法干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养猪过程中,他把
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上。当他发现猪有病时,就蹲在它身旁一勺一勺地精心喂食,有时深
夜跑到附近村屯,打听药方配药,在他的精心饲养护理下,两头小母猪很快健壮起来,长得
又肥又壮,还生了40个活蹦乱跳的猪崽。
1956年夏天,当地发生了猪瘟,附近老乡的猪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威胁着农场的猪
群,罗喜发在同志们的帮助下,连夜将猪群赶进离场13里,交通闭塞的东山沟,实行隔离。
东山沟只是一片荒草地,没有一户人家,夜晚野狼不时发出让人毛骨惊然的呼嚎声,蚊虫叮
咬更使人难以忍受。可罗喜发为了猪群的安全,对这些全然不顾,经常是眼皮不眨地整夜守
卫着猪群,白天还要返回侍弄菜地,就这样他一直坚持了5个月,使猪群免遭瘟疫和野狼的侵
害。
秋天,冷风吹打着无圈的猪群,但农场又没钱盖猪舍。当罗喜发看到猪群被冻得挤在一
起时,心里特别难受。后来,他发现日本开拓团留下的破房框子的地基很深,还能扒出砖头
,他就利用放牧和一切休息时间扒砖头,到山上砍伐木料,和副业组的同志一起盖起了四间
房子和一所猪舍,没用国家开支一分钱,使猪群安全渡过了严寒的冬天。
罗喜发关心他养的猪,胜过关心自己。冬季母猪分娩时,他经常把自己的大衣给仔猪盖
上。别人问他:“你不冷吗?”他总是很有趣地说:“哑巴牲口不会说话,要不关心点,该
到阎王爷那儿提意见了,只要小猪暖暖和和,欢欢实实的,我冷点又算得了什么?”对体弱
的仔猪他就抱进屋里饲养,等猪吃饱了,身体暖和过来后,再送回去,他对仔猪的吃喝冷热
是这样的关心,而对自己,却经常连饭也忘了吃。每当发现猪有病时,就急得东奔西跑,忙
着找兽医、取药、灌药。可有时由于诊治不及时而造成误诊,他就想:“我要会治多好啊!”
于是,每次兽医给猪看病时,他都细心地观察、学习,为了弄清一个问题,常常跑七八里路
找兽医求教,经过苦钻苦学,终于掌握了提早发现病状、诊断和下药等基本技术,并掌握了
一套科学的、适应当地的新方法和有关轮区放牧,仔猪管理,分娩护理,保护牧场等知识,
同时,他还教会了其他同志开刀、打针和一般的治疗。由于罗喜发的精心饲养,农场仔猪成
活率历年都在90%以上。
罗喜发从1954年到1959年,6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6年间,他饲养
的生猪出口3950公斤;供应市场和改善职工生活用肉达2.25万公斤;还生产了蔬菜4万公斤,
并自己动手修建了204平方米的猪运动场,为农场办了了托儿所、招待所、面包炉、小食堂等
福利事业。用副业收入买了一头黄牛,两匹马和一辆大车,种植了360亩多汁饲料,收获了1
9.2万公斤,累计上缴国家利润7.5万元。1959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光荣地出席
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的亲切接见。回场后,他在荣誉面前没有骄傲,而是更加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农垦的
畜牧事业又辛勤工作了近20年。1979年,71岁的罗喜发去世了,然而,他那艰苦奋斗的创业
精神,那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那数不清的感人肺腑的模范事迹,像星光永远闪烁在人们的
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