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宇年
钱宇年
拼音:qianyunian
大荒情
——记全国优秀教师钱宇年
赵国春 宁可威
第六个教师节前夕,九三管理局一中教师钱宇年出国回来了。他穿过人流,走出双山车
站。
老莱河畔的晚风,虽然夹着几分寒意,可这位身高不足五尺的瘦弱老人,心里却觉得热
乎乎的。
(一)
钱宇年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1953年因历史问题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1969年9月刑满就
业,1979年摘帽教书。
选择职业,应该是在充满幻想的青年时代,可钱宇年却因历史的原因,56岁时才恢复了
选择职业的权利。
“急需教师,我就教学吧!”1979年,钱宇年摘掉了反革命的帽子。在那个“听诊器,方
向盘,不值钱的老教员”的年代,他本来可以跻身于受人青睐的医生行列,但他居然选择了
后者。
(二)
“我自己没有儿女,但我要以关心自己孩子的心情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中,他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坚持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他直接任课的班级,他利用业余时间印发讲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他发现45分钟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就用业余时间,录制了一整套初、高中英语教
材的读讲磁带共110多盒。几年来,他为同学们转录上千盒,还把他自己买的一台和哥哥钱明
年送的一台收录机用来教学,并买了85盒磁带。从1982年下学期起,连续7年辅导高考,成绩
显著。他连续4年被评为九三管理局机关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
(三)
当国内悄悄兴起“出国热”的时候,周围也有人羡慕他有那么多亲属在国外。
堂兄、亲哥哥、堂妹在美国,而且都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20多年的服刑生活,几乎占去了他生命的全部宝贵时光,可钱宇年对祖国母亲的一颗赤
子之心却始终未变。
1982年寒假,一封加急电报传到他手里。“宇年速来北京。兄亿年于友谊宾馆”。
35年了,大洋彼岸的哥哥终于回来了。此刻,钱宇年激动不已,禁不住地打开记忆的闸
门,向老师和朋友们讲述着。
北京友谊宾馆的客厅里,美国的哥哥紧紧拥抱着中国的弟弟,兄弟情谊在这无声的泪水
中交流着。
哥哥看着钱宇年的打扮说:“这次跟我去美国吧,我是专程来接你的呀……”
钱宇年哭了:“如果想去国外,解放前不就同你们一起走了吗?”
哥哥一看实在劝不动,又说:“每年给你一万美元够用不?”
“不用,我自己的钱都花不了呢。”
就这样,兄弟二人35年的话语,只是通过几次聚晤就结束了。
1986年,在香港的哥哥嫂嫂应清华大学邀请,来北京参加已故马约翰教授塑像落成典礼
,约钱宇年去北京相见,又提出要钱宇年去香港定居。
“你不应该重犯1948年拒不出走的错误……”
“我要终生为北大荒服务,不走没什么后悔的……”
亲朋们看出国不成,便在国内打主意。1985年,北京成立印刷学院,有朋友介绍,该院
聘他为讲师,还通过在北京的妹妹和姨母动员他,钱宇年最终还是辞掉了这份聘请。
钱宇年的决定,深深地感动了一中的教职员工们。校领导为他策划晚年归宿,青年女教
师王丽君夫妇自愿承担起赡养他的义务。
1988年11月,在局党委的关怀下,北京市人民法院对他再度裁决,按政策,属投诚人员
,不应该对他逮捕判刑。九三局党委为他恢复了工龄。
勤勤恳恳地工作,换来了领导和同志们的爱戴。1987年7月,钱宇年被指定随九三管理局
代表团,去佳木斯参加总局统战工作会议,同时,他被选为全国优秀教师。
(四)
海外的亲属得知钱宇年平反,纷纷来信约他出国探亲,去探望那些40多年未见面的亲人
。
1989年3月20日,钱宇年在嫩江县公安局领到出国护照和出境许可证。
5月7日上午,在沈阳美国领事馆,钱宇年小心翼翼地把填好的表递给满脸大胡子的美国
领事,他心里暗暗祈祷着,千万别碰上麻烦。
美国领事用流利的中国话问了一些表上的事项后说:“不能给你签证……”
“为什么?”
“因为不能证明你到美国后会回来。”
“我一定要回来,以前我的亲属曾经邀请我不让回来,我不肯去,现在他们同意让我回
来,我才答应去……”
早有思想准备的钱宇年,提高嗓门喊着。
美国领事可能担心自己的中国话表达不清,用英语和钱宇年对话。
“耀华中学在哪里?”
“在天津。”
“你怎么由北京到黑龙江的?”
“我原是国民党人员,北京解放后我被捕了……”
“被关了多久?”
“20年。”
“为什么不回北京?”
“继续管制10年后,留下教英语。”
“你后来为什么不结婚呢?”
“如果你单身30年,56岁的时候会急着结婚吗?”
美国领事笑了,说:“你的学业、事业、婚姻都被剥夺了,现在孤身一人,在最冷的黑
龙江,到美国和你的亲属一对比,那里的生活舒适得多,你还能回来做什么?”
“我回来就是要在我的学校教书,那里的学生需要我,我愿意在那里工作……”
“我很难相信你说的是真话……”
“我要回来,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工作……”
大胡子领事仔细看了看钱字年,两手一摊,两肩一耸,露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你是
我当领事以来遇到最坏的一个例子……”
说罢,大胡子拿笔在申请书上划着。钱宇年焦急地说:“请你再考虑我的具体情况……
”
这时,大胡子身边的助手说:“不用再说了,领事已同意了……”
7月30日,钱宇年来到风光秀丽的日本横滨市,他顾不得游览风光,却来到万国公墓,轻
轻扫拭着母亲的墓碑。42年来的苦辣酸甜,一齐向他涌来。如果母亲活着的话,他多想当着
母亲的面,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呀!
海外一行,钱宇年在美国逗留44天,在香港逗留23天,在日本只呆了3天,会见亲属及他
们的后代56人,老同学老朋友及其他们的后代42人,所到之处,一片盛情,许多人表示鼎力
相助,不让他回国,可他都婉言谢绝了。
在美国旧金山,77岁的堂姐单身一人,她极力留钱宇年,可钱宇年却说:“不行,我得
回去,以后我再来看你……”
钱宇年人在海外,心却惦记着垦区的学生们。别人出国,都是按海关规定,带冰箱、彩
电、烤箱之类的大件,可他却带些亲友们送给的小玩意和买的60多本英语书。
(五)
钱宇年热爱祖国,热爱北大荒,他把心血全部倾注在事业上。
九三管理局浸油厂筹建期间,他用了20多个日夜赶译出引进全套设备的原始说明书。译
小照相机、血压计、电子琴等说明不计其数,他从不要报酬。
可有一件礼物他却收下了。那是去年4月16日,他收到一个日记本,扉页上写着“敬赠钱
老师:你以那赤诚的心,赢得世人的尊敬,我衷心祝愿您事业成功,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署名是“学生邢瑞岚”。后来钱宇年才知道,他曾替邢瑞岚的父亲译了一份计算器说明书
。钱老师说:“现在我每天都用这个日记本,我感到九三管理局的群众需要我,我也要永远
为北大荒的人民服务……”
今年9月9日,在学校举行的庆祝教师节大会上,钱宇年老泪横流,思绪万千。他说:“
不管别人理解否,我一心想为北大荒服务的愿望毕竟实现了。”
他这次按签证期限,完全可以在美国居住180天,可他只逗留44天。
虽然,钱宇年离休了,可他还坐在办么室里,和老师们一起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
学生们办理课外英语报刊订阅事宜,为学生们答疑或复制英语磁带。
钱宇年做着这些平凡的事,心里踏实了。
“我没有辜负北大荒教育、培养我的恩情……”
掌声,是对演讲者最好的回报。11月3日,九三管理局“弘扬北大荒精神”专场报告会上
,钱老师的讲话,常常被掌声打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息尚存,我就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