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红
高远红
拼音:gaoyuanhong
“祝你一路平安”
——记省交通战线标兵高远红
李永林
1985年,年仅20岁的高远红被分配到二九一农场客运站工作。六年多来,她一心扑在客
运事业上,热心地为旅客服务。迄今接送旅客累计26万人次,为国家收入19万元,为旅客做
好事700 多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受到领导和旅客的好评。先后被农场
团委,红兴隆管局团委,省农场总局团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新一代北大荒人”等称
号;被红兴隆管局树为“五标兵”之一;被省农场总局授予“特等劳动模范标兵”;省交通
系统授予她“潘丽娟式的优秀乘务员”,“文明职工标兵”称号,并向她颁发了“劳动模范
”奖章。
高远红同志以她那“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的精神和模范行动成为当代青年的楷
模。
“创一流服务是我的追求”
入夜,高远红躺在床上说什么也睡不着,抑制不住激动和兴奋,因为,明天是第一次顶
班跑长途。她在心里不停地默记着客运线沿途的站名和票价。
第二天清晨5点30分,一辆满载旅客直达佳木斯的“龙江”牌大客车准时驶出站台。
一路上,高远红不停地忙着收款,付票,检票,给旅客安排座位,帮拿行李,扶老携幼
,不亦乐乎。一有空闲还向大家宣传旅行常识,旅客们不由得向她投来赞许、敬佩的目光。
一位老大娘看她是一个热心肠,便告诉高红远:“我去拉拉街走亲戚,到站的时候别忘
了叫我一声,啊!”高红远愉快地答应了。车到站停稳后,小高搀扶老大娘下了车。谁知老大
娘下车一看说:“姑娘,这不是拉拉街。”车厢里顿时哄笑起来。有人说:“这位乘务员倒
是挺热情的,就是弄不清站名。”羞得小高满脸通红。后来,虽然把老大娘送到了目的地,
可她的心里还是不住地翻腾:光有热情,没有业务水平同样做不好这项工作。既然我干上了
这一行,就一定要干好这一行。要尽快掌握业务,争创一流服务,让旅客满意,领导放心。
经过这次触动,高远红暗暗地较上了劲儿。每天出车回来,她打扫完卫生后就去找老乘
务员学记站名,地名。自己查看地图,回忆客运线路上的标志,加深记忆。她还对着镜子练
姿势,对着录音机练口齿和声音。一开始不是说错就是说漏,再不就是算错票价,为此她很
生自己的气,她慢慢稳住情绪,先默记再熟练,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准确地记下来四条客运线
路上的89个站的站名、别名和曾用名。
有一次,一位老大爷要到石头房,车到站后他却迟迟不下车。高远红奇怪地问他为什么
不下车。老大爷说:“你刚才报的是东升,不是石头房啊。”高远红听完笑着告诉老大爷:
“石头房是二十年前的老地名,现在的名字叫‘东升’,这就是您要到的地方。”老大爷听
明白后高高兴兴地由小高搀着下了车。
为了扩大服务范围,高远红逐步掌握了佳木斯、福利屯所有换乘的客车、火车、轮船、
飞机的发起时间;掌握了农场总局,红兴隆管局有关部门,佳市各大公共场所的电话号码以
及公共汽
车路线。如今,她是旅客们的“活地图”。在农场、管局、总局举行的业务比赛中多次
摘走桂冠。
可高远红并不满足于现状。她说:“有一流的业务水平不等于有一流的服务质量。我是
旅客的公仆,为使旅客满意,我不仅要做好份内事,还要做好份外事。”
为此,她便根据文明乘车,安全乘车的规则编了一些顺口溜。看到老弱病残的旅客没有
座,她就说:“大家山南海北乘一车,文明青年听我说,人人都有老和小,老人站着吃力多
,请您快给让个座。”往往是没等她的话音落,早有好几个小伙子站了起来。
高远红觉得:作为一名乘务员,不仅要使旅客感到安全,顺达,更要把车厢变成传播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
“按规定售票是我的职责”
商品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繁荣,同时也增加了金钱对人们的诱惑力。
乘务员工作辛苦,收入又低。成天和票款打交道,贪污票款是非常容易的事。行车中常
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乘务员,少要点,我不要票了。”在诱惑面前,高远红决不动摇。她
经常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我不能做坑害国家的事。”在金钱和职责面
前,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在交通系统的百次抽查活动中,佳市、总局、管局的交通管理人员对高远红所乘的车进
行了上百次的抽查。客与票、票与款无一差错。以至他们以后每次遇到小高的车都放心地说
:“高远红的车,没问题,不用查了。”
对于客车禁运的物品,高远红一惯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不管外界舆论如何,她自有她
的准则。
一次,两个小贩子要带两麻袋猪肉乘车。他们掏出20元钱陪着笑脸递到高远红面前:“
拿着吧,你给拉着,我们不要票了。”小高严肃地对他们说:“客车禁运的物品,我们不能
拉,这是规定,也是维护旅客利益,帮不了你们的忙。”小贩子只好悻悻地把放在踏板上的
脚撤了下去。
社会上曾流传着这样的话:家里有人开大客,亲戚朋友都白坐。可高远红的亲戚朋友没
有白坐过一次她的车。每次乘车高远红都认真地请他们买票。有人说:“高远红也钻到钱眼
里去了。”小高郑重地回答:“恪守职责没有错。为国家做贡献,这个钱眼我要钻。”
在平凡的岗位上,高远红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经她手售出的26万元的客车票无一
差错。
“为旅客解难分忧我心里踏实”
高远红自己经常买一些橡皮筋,搓一些小泥球带在身边。这都是为旅客准备的。行车中
经常有旅客晕车呕吐。高远红除帮助他们调换座位,还主动把自己求教得来的小偏方介绍给
他们。她把橡皮筋扎在晕车旅客的手指上,或用小泥球压在他们的手腕上,有效地解决了晕
车问题。
一次,一位抱小孩的青年妇女中途上了车,满脸愁云地坐在座位上。小高看到后主动上
前搭话。经询问才知道,这位妇女是到佳市给孩子看病的,但她还不知道医院的地址。到站
后,高远红陪着这位素不相识的大姐来到了中心医院,帮助挂了号,找来了医生,安置好了
病人才空着肚子踏上了返程的客车。
1987年,上级为表彰高远红的先进事迹,奖励她100元钱。钱拿在手里,高远红想:行车
途中难免会发生意外,比如旅客生病或碰伤。于是,她毅然用本应属于自己的100元钱给每辆
客车上安了一个急救箱,里面装上了常用药品,大大方便了旅客。“宾至如归”从宾馆来到
了客车上。
“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
这是高远红在演讲会中常用的话。而她也正是这样做的。
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各种荣誉之冠也飘然而至。
领导接见,电视录像,事迹报告……
面对这些,高远红并没有陶醉,她能觉出这一切的份量。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究竟做了
些什么?我做得实在太少了。和我同车的师傅不也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吗?在荣誉这里,我只
能把它当成加油站,使之成为我更好地为旅客服务的动力。
1989年7月,领导决定让她担任场客运站副站长。离开了心爱的客车,小高总觉得有种失
落感。为重返客车,她多次找有关领导要求辞去副站长的职务。继续跟车跑长途,继续干她
的本行,发挥自己的长处。
真诚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她的请求终于得到了领导的同意。她又可以回到朝思暮想的
客车上了,当小高得到这个消息后,她高兴得跳了起来。
每到节假日,她都主动向站领导请求:我没什么事,让我值班出车吧!
有的场内客车需要住分场,分场没有车库。冬季,天寒地冻,司机早晨三点就要烤车。
高远红又站出来请求:我去烤吧!
1990年12月,高远红结婚了。婚前,她和男朋友小刘商量好,婚事从简,不发请柬,不
坐车,不办酒席,并说服了双方的老人。最后由双方单位的领导及朋友举行了一个茶话会式
的婚礼。婚后的第四天,小高放弃了半个月的婚假,回到了客车上。
高远红以自己的行动为移风易俗,良化社会风尚带了一个好
1988年7月,高远红被列为非党积极分子,1990年12月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她是这样
认识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她要更加积极地为
党工作,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
今天,高远红依然在风风雨雨中迎来送往。她把微笑和温暖留给每一位旅客,把情感撒
向车上的每一个人。
她像老北大荒人那样,不计名利,献身客运;她又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
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