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慰问工作团关于慰问合江地区生产建设兵团情况的报告[节录]
黑龙江省慰问工作团关于慰问合江地区生产建设兵团情况的报告[节录]
省委、省人委、省军区:
我团一行92人,在于天放同志的率领下,于5月18日至7月2日,对合江地区的生产建设兵
团进行了慰问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慰问工作的概况和收获
我团到达合江地区和密山县以后,均取得了各级党政军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生产建设兵
团、农(渔)场和边疆人民的热烈欢迎。我们先后对分布在萝北、绥滨、富锦、同江、抚远、
饶河、虎林、密山、宝清、友谊等10个县,21个农场和一个渔场的56个生产建设兵团的连队
,全部进行了慰问。
在每个慰问点上,均组织了大会慰问,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座谈,并且普遍的作了个别的
访问;同建设兵团的干部和战士,所在县、场的领导同志,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听取了他们
的汇报,争询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根据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本着首先突出政治,加强政
治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宣传了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
民”的伟大战略思想和“屯垦戍边”的重大意义,帮助他们提高了思想,端正了认识,进一
步加强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意志,在提高思想基础上,我们协同专、县
和所在农场,又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诸如建筑材料、生活福利、商品供应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对一些急待解决,而在下面又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及时和东北农垦总局打了招呼,有的
分别报请省委,省人委或省军区帮助解决。在此次慰问中,共演出了文艺节目102场,放映了
电影149场,参加的观众,约达40万人次左右;此外,为兵团干部和战士及其家属等看病达1
052人;据不完全统计,还给战士洗补了衣服480多件,理发138人。
经过慰问,兵团的干部和战士,普遍的反映:慰问工作团,给他们带来了毛泽东思想,
带来了党的温暖,带来了省委、省人委、省军区的亲切关怀,带来了全省广大军民的深情厚
谊,并且纷纷表示:决不辜负党和毛主席的关怀,决心扎根在边疆,生产战斗在边疆。在今
后的生产和战斗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继承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发扬“大寨人
”“大庆人”的革命精神,一定要搞好生产,搞好军事训练和国防建设;在建设边疆和保卫
边疆的斗争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以实际行动来回答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即使一些不够
安心和个别严重不安心的同志,也表示今后要安下心来,甚至有的同志在慰问时,感动得落
下泪来,并说“党这样关怀我们,派工作团来慰问我们。我们只想自己的得失,不想国家的
需要,真对不起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今后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和毛主席的关怀。
”不少同志,还主动的检查了自己以往的错误思想。
通过这次慰问,特别是共同到安置点上的访问座谈和访问后的交换意见,绝大多数农(渔
)场,都进一步提高了搞好生产建设兵团重大意义的认识,更加重视了对兵团的安置巩固工作
,如绥滨农场立即动员了有关科室全力支援兵团进行营建,力争在雨季到来之前,建好急需
的集体住房。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在省委、省人委、省军区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政的大力
支持下,在农(渔)场和兵团组织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这次慰问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兵团干部
、战士“立志扎根在边疆,决心生产战斗在边疆”的思想,并且促进与加强了安置单位对兵
团的安置巩固工作。
二、兵团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和抚远渔场,今年从沈阳军区所属部队,共接收了6597名复转官
兵,其中:干部301人,战士6296名;组编了五个团,四个独立营与三个独立连;共计56个连
队。主要分布在沿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边境线上。
(一)兵团的基本情况:
兵团的干部和战士,无论出身成份和政治质量,都是相当好的:在6597名干部与战士中
,党员占55%,计3648人;团员占43%计2862人;群众只有87人,仅占1%多些。并且,他们当
中99%的人出身于贫农、下中农家庭。同时,他们绝大多数同志,在部队中表现得都比较好。
80~90%的人,曾先后被评过五好战士,而且90%的同志,在部队中都是正副班级干部。有的
农场同志说:“他们是三个90%以上:(1)90%以上的党团员;(2)90%以上的贫下中农子弟;(
3)90%以上的五好战士。”我们认为,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只要我们
做好工作,这个部队是可以成为我们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一支非常可靠的骨干力量。
目前,兵团的思想状况:总的来说,还是好的,较多的同志比较安心或者基本上是安心
的。他们此次复转,一般的要经过下面三道关口:(1)复员转业关;(2)家庭阻拦关;(3)艰苦
困难关。由于他们出身成份好,政治质量好,经过部队几年的培养教育,都具有一定的阶级
觉悟;在此次复转前后,军队和农(渔)场党组织,又给了他们不少的教育和帮助,因而,相
当一部分同志,基本上闯过了这三关;一定数量的同志,即将闯破后两关或者最后的一关。
在军队党组织的启发教育下,多数同志都是出自内心的向党提出复转的申请,现在勤得利农
场,原红九连的战士马江同志,甚至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了长达150多字的“誓死保卫祖国边
疆”的决心书。批准复转以后,相当一部分同志,在探家期间,有的又经受了老人和妻子的
种种阻拦,他们没有被动摇,有的说服了家人;有的,如勤得利农场一连的战士苗长有同志
,甚至反而把阻拦他的妻子动员一起来到边疆,到边疆之后,虽然天寒地冻,一片草原,居
住饮食等条件都很差,生活十分艰苦,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鼓舞下,农场党组织的热情关
怀下,各种条件在日益好转。多数同志的思想,逐渐趋向稳定。他们提出了“五不倒”“三
不变”“两个一定”,即:“大风刮不倒,天冷冻不倒,大雪压不倒,地冻难不倒,困难吓
不倒”!“学习主席著作的积极性不能变,为人民服务的红心不能变,支援世界革命的决心不
能变”!“一定要把祖国的边疆建设好!一定要把祖国的北大门看守好”!他们在营建筑路以及
兴修水利的战斗中,多数同志都表现得较好,干劲较大,并且,他们和农场职工与当地人民
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如有的给老职工或居民挑水、送柴,有的为失血过多的产妇输血。
总之,我们认为:(1)多数同志的思想日益趋向稳定;(2)多数部队作了不少的动员工作
;(3)多数农(渔)场,在安置巩固方面作了许多事情。这和沈阳军区与东北农垦总局对这项工
作的极大重视与关切是分不开的。我们觉得这是主流,这是基本的方面,必须首先加以肯定
的。(据我们所闻所见:在动员方面,40军、16军等部队作得较好。在安置巩固方面,军川、
勤得利、饶河、八五二、八五三等农场作的不错;在兵团思想稳定上,饶河的西通连较好,
勤得利农场的红九班相当突出。
(二)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思想方面的问题:
由于在过渡时期仍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不会不侵蚀我们的战士
,虽然他们的出身成份较好,但全部是生长在幸福的新社会里,很少经受过艰苦困难的锻炼
,再加上我们的动员和安置巩固工作,有的作得还不够,因而,在一定数量同志的思想上,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1)嫌工资低。他们说:“在部队供给吃穿,每月净得40多元;在这里月
薪36.50元,去掉伙食,只剩十几元”,和部队比,和城市工人比。有的甚至说:“早知道工
资这么点,说啥也不来”。(2)不愿种地。有的说:“当了五六年兵,到后来还是种地”。有
的说:“现在全完啦,只能种一辈子地了”!认为种地没前途,怕累,要求当工人,作技术活
。(3)家乡观念。有的说:“作儿女的不养老,过意不去”!有的说:“这里再好,也不如回
家好”!(4)畏惧困难。有的说:“冬天这么长,下雪刮‘大烟炮’”!有的说:“夏天一到,
蚊子、瞎蠓和小咬,实在受不了!”
总之,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1)尚有一定数量的同志,还不安心于边疆;(2)也反映出
,有的部队的动员工作,作得还不够成熟(据战士反映:有的部队在复转前,只集训了三天时
间;有的战士甚至干部是临时被拉、被“压”来的!不知确否?);(3)也说明了有的农场的安
置巩固工作,特别是政治思想工作,作得还不大充分(如有的农场至今还让战士们住在草棚子
里;有的农场,政治工作很差,仅在一个排里,擅自离队的,先后竟达12人次之多)。
我们认为:这次复转,对兵团官兵来说,是一个90度的大转弯。(1)一下子由兵变民,顶
多是半兵半民;(2)每月由净得40元,一下子降为十几元;(3)家庭由军属照顾,一下子到啥
也不管;(4)由整洁舒适的营房,一下子到了荒无人烟的地窨子。在这样一个大转弯的情况下
,产生一些思想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我们
觉得上述思想,也是比较严重的,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上两个阶级、两种思想、两条道
路斗争,在我们复转官兵中的具体反映;任其泛滥下去,必将严重的危害兵团的巩固,必须
认真严肃的加以对待。
此外,在兵团广大干部和战士的思想上,普遍的关心着兵团的组织形式、军事领导关系
、统一名称和武器装备等几个问题。
2.几个实际性的问题:
(1)房屋问题:虽然总的来说,都安排了住处,但是,有的还偏紧,住二层吊铺,有的还
住着帐篷、草棚子和地窨子,根本顶不住雨季,更无法过冬;有的集体宿舍虽无问题,而家
属住房还没有解决。
(2)衣着问题:雨季即将到来,战士普遍需求雨衣、水鞋,还有棉大衣等。这些物资,当
地无货或满足不了。有了东西,战士们也买不起,扣去伙食每月顶多剩20元,购置上述四件
,至少得80元左右。
(3)医疗问题:很多连队离居民点较远,当地和就近没有医生,交通又不便利,得了急病
很不好办。
(4)商品供应、邮电和文化生活等问题:不少地方就近买不到东西,邮不了信,寄不了款
;有的长期听不到广播,很久看不到报纸。
(5)边疆津贴问题:分配在原无边疆津贴的绥滨、虎林等县的兵团部队,对未发边疆津贴
,反映很大。他们说:“都是生产建设兵团,比我们离边疆近的或比我们离住边境远的,都
有边疆津贴,就是我们没有”。
(6)少数同志的安置问题:这次复转中,有的部队也动员来了下面两种同志:甲,本人身
体很差的。如患有较重的关节炎、肺结核和气喘病等;乙,家庭困难较多的,如父母年迈无
人照管;家人多病,难来边疆;且本人又系惟一劳力或独生子;这些同志留兵团,确有实际
困难。
据我们所见,兵团的多数连队,无论在物资条件与文化生活方面,都是相当艰苦和困难
的,上面所述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些实际问题若能及时得到解决,必将有助于官兵思想的稳
定和兵团进一步的巩固。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首先是狠抓突出政治。用毛主席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全体官兵的阶级觉悟与为人民服务的
思想水平;认真组织干部战士积极参加这场伟大的文化大革命;在提高阶级与阶级斗争观念
的基础上,带着目前存在的各种活思想,反复学习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指
示和《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有关著作;以便清除各种非无产阶
级的思想。正确的处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继续发扬解放军是战斗队、工作队,又是生
产队的三大作用;牢固的树立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革命思想。这次访问中,非常明显的看
出,那个地方突出了政治,那个连排的问题就少,思想就比较稳定;反之,问题就多,思想
也就十分的混乱。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统帅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其次是狠抓组织建设。目前有些农场和连队在这方面抓的较好;但是,也有些地方抓的
较差,个别的甚至很差;连排的各种组织,包括党的组织在内,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和很少发
挥作用,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对此,应引起严重的注意。这些单位,必须迅速整顿党、团
和革命军人委员会等组织,建立与健全各种必要的制度,发挥各种组织应有的战斗作用;以
保证兵团的巩固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集中力量搞好房屋建设
雨季即将来临,寒冬日益接近;目前营建进度比较缓慢;为了防止雨季非战斗减员,保
证官兵安全越冬;应立即集中力量搞好房屋建设。(1)兵团官兵的主要力量,应投放在营建上
;(2)如力量不足,所在农场,应再抽调一部分老职工进行支援;(3)某些尚未完全解决的建
筑材料,如小五金、油毡纸、玻璃以及个别单位的部分木材等,请东北农垦总局迅速落实,
尽快解决。
在完成集体宿舍与某些急需的公共设施之后,应立即转向家属住房的建设,我们的意见
:除个别有特殊困难者(如抚远渔场)外,一般的均应完成农垦总局所提出的“今年建成50%家
属住房”的要求,并力争多超过一些(为了支援兵团建设,八五二农场党委决定停建了本场若
干原定建设项目,硬挤出1000立方米木材给了六个连队。目前,该场三分场不仅帮助两个连
搞好了单身宿舍和公用设施;并为官兵家属建成了70%的住房)。看来,多建成一所家属宿舍
,多搬来一户家属,就会多巩固一个官兵,为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增加一份力量。尤其是今
年的复转官兵,是我省生产建设兵团的首批,作好对他们的安置和巩固工作,就更加具有着
特殊的意义,为此,必须把搞好今年的房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三)尽速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在提高思想的基础上,必须相应的解决某些实际问题,除房屋建设外,对上面所提出的
几个具体问题,特提出建议如下:
1.衣着问题:雨衣、水靴,可否由省商业厅负责组织物资,东北农垦总局出钱,半价供
应官兵。棉大衣报请沈阳军区,无偿或半价拨发。
2.医疗问题:可否由省卫生厅负责,从省内大中城市和国家分配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中调
配一批医生,由东北农垦总局负责规划与建好兵团的医疗网点。
3.商品供应与邮电问题:可否由省商业厅、省邮电局部署兵团所在县的下属部门,尽速
根据具体情况,研究与建立商、邮网点或代办机构(如半脱产或不脱产的商业代销员、邮电代
办员):做到每个兵团的分布点上,都有商、邮的分支机构或代办人员。兵团的文化生活急待
加强。特别是广播问题,能否做到有电源的地方都要安上广播喇叭,没有电源的点,均配备
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关于电影,是否以农场为单位,依据兵团分布点的多少,组织专业或兼
职的小型放映队,做到兵团官兵看电影的次数,不少于原来的老职工,该项文化生活问题,
可否由东北农垦总局负责:某些在市场上购买不到的设备与器材,请省文化局帮助解决。
4.边疆津贴问题:边境地区,物价的确较高,生活条件也确实较苦,尤其是大部分连队
又都有边疆津贴。故对分布在原未执行该项津贴的边境县分的部队,以同样发给边疆津贴为
宜。但是,这又会产生一个新的矛盾。即:兵团和所在农场与所在县广大职工之间的差异,
这样做,矛盾面反而会更加扩大了。为此,是否暂不变动,待研究新的工资办法时,一并加
以解决。
另外,关于兵团官兵家属照顾问题,可否考虑在家属住房尚未解决之前,函请当地政府
仍和现役军人家属一样加以照顾。
5.少数同志的安置问题:对本人身体很差和家庭困难较多、确不能留在兵团工作的同志
,我们的意见是,目前先采取一些临时照顾的办法(如分配轻活,给予困难补助等),待兵团
思想进一步稳定之后,再作适当安排。
(四)早日确定兵团领导体制在兵团的领导体制方面,有下面三个问题,须提请上级早日
确定下来。
1.兵团的组织形式问题:我们的意见,可否基本上采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形式。
2.兵团的领导关系问题:从合江地区的情况看,兵团在生产方面的领导关系,已无问题
,但在军事上的领导关系,尚待明确。我们建议,既然名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否
即由省军区直接领导,省军区的司令机关,即为兵团的司令机关,省军区的政治部门,即为
兵团的政治机构。
3.兵团的统一番号问题:在兵团的军事领导关系确定之后,可否按照分布情况,确定并
授予各个团、营、连以统一的番号,如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团、第×营、第×连。
4.兵团的武器装备问题:可否考虑在恰当的时机,给兵团装备一定数量的武器。
上面所提,好像多系形式问题,但在此次慰问中,我们发现兵团的同志,都非常的关心
这些问题;他们都惟恐把这个兵团的“兵”字被搞掉了,如有的地方,把连队改称为“第×
生产队”;把营称作“××公社”;把兵团改成了“生产建设团”;战士们对此反响很大,
如有的说:“我就是奔着这个百分之五十的兵字来的!”有的说:“现在是兵不兵,民不民,
工不工,农不农,是个四不像!”我们认为,上面几个问题,如能早日确定下来,对官兵思想
的稳定,将会起着一定的作用。
5.关于抚远独立营的问题:抚远营,分布在浓江河沿岸,长达百里的三个点上,三个连
队,都反映就近无好荒可开,不宜耕种,应另选新点。到达后,我们在三个点上都看了一下
,黑土层确只有10至15公分左右,下面即为白浆土;我们的意见,如当地确无好荒可开,亦
不再另选新点,可将该营改为修筑边防公路与架设通讯线路的工程部队:(1)正好现在修抚远
至同江的边防公路,劳力无法解决;(2)从全省边防公路与通讯线路的建设来看,也非常需要
有这样一支工程部队;(3)恰好这个营的官兵,均系由沈阳军区后勤二三分部复转而来,并且
,不少同志原来就是工程兵。这样作,既对国防建设有利,又便利稳定这部分思想不大稳定
的官兵。
(五)为了进一步做好兵团的安置巩固工作,建议可否于近期,在省委的领导下,由省军
区和东北农垦总局负责,共同召开一次由兵团的团、营干部,所在农场负责同志,以及省的
有关厅、局长参加的兵团工作会议,中心研究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与解决现存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此,顺便对今后的动员工作,提出几点建议:(1)最好把动员工作的时间再放长些,以
便将思想搞得更加深透;特别是在探亲假归来之后,再加上一段思想工作,帮助官兵过好“
家庭关”再行复转。(2)兵团的组编,最好是把一个团或一个师的复转官兵组成一个连队;不
要大混编;否则,官兵之间、互相之间都不了解,很不好带。(3)身体很差的、家庭困难较多
的以及小量的少数民族官兵,今后是否直接处理,编入兵团后,很不好安排。(4)明年复转任
务确定后,希望尽早通知,以便早作准备,把安置工作作得更充分一些。
这次慰问工作,在党的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我们的工
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1)在一个点上的时间较短,因而问题看得不完全准,解决问题的
办法,提得也不十分确切。(2)在整个过程中,忙于慰问工作,故更多的研究和及时的总结经
验还作得不够。
暂作如上报告,不足不当之处,望指示。
黑龙江省慰问工作团
1966年7月5日 于佳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