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建四团转业记

农建四团转业记


作者:绥化管理局 张天礼
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之后,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五个师参加农
业建设。这其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九十七师,也就是改制后的农业建设第二师(辖三个
团,即农建四、五、六团)。他们1952年驻山东广饶北部生产待命,1954年9月又奉军委指示
,开赴黑龙江搞农垦。1955年9月,农建四团从宝清又迁至铁力县,同铁力机械农场合并,建
立国营“十一”农场。
农建四团是我军一支英雄部队,他于1948年由渤海军区警卫营和1941年就建立的渤海军
区海防总队水兵二、三大队,以及清河军分区特务营迫炮连等组成了渤海军区特务团。“海
总”水兵二、三大队,在山东占、利、蒲一带抗击日寇、剿灭土匪,威震四海,吓破敌胆。
二营营长张友东同志带领十几个战士,伪装成捕鱼船队袭击伪王兆龙部,敌人一看我军人数
不多,便拼命扑过来,但到跟前发现有张猴子(张友东因唱过猴戏,艺名张猴子)便抱头鼠窜
,张友东率领战士尾追在后,一顿痛打,敌人损失惨重。
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参加过张店战役,邹平战役,济南战役,迫炮连参加孟良崮战
役。特别是21天的昌潍阻击战,每天只准王耀武增援部队前进几华里,待敌人到达周村以东
时,潍县城已被我军攻下。他们为攻打潍县城立下了大功。攻打济南时,政治部主任吕洪儒
(转业后任黑龙江农机厅长)率领一连,在大成纺纱厂一举歼灭三百多敌人,受到上级嘉奖。
1952年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建四团奉许世友命令进驻广饶北部,一手拿枪,一手拿
镐,屯垦待命。全团广大战士以战争时期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投入生产建设。他们迎着寒冬
顶着酷暑,开垦荒原,挖掘水渠。为了引黄河水排碱灌田,全团战斗一个盛夏,硬是用锹镐
在平地挖出了一条十多米宽,五、六米深,四十余华里长的大运河——广蒲沟。还修了上千
条田间干渠,打开黄河闸门,清甜的河水通过广蒲沟注入广饶六户地区,这里的人民敲锣打
鼓欢呼跳跃,祝贺人民解放军给他们引来甘泉,从此这里结束了祖祖辈辈喝苦碱水的历史。
在这片过去晴天碱盖地,雨后一片水的不毛之地,生长出了茁壮的禾苗。
1954年,中央军委从战略出发,命令农建二师从广北开赴黑龙江,部队住在密山一带。
当1955年向部队传达了彭总签署的农建二师集体转业搞农垦建设的命令后,大家服从命令脱
下了军装,奔向农垦建设的第一线。
农建四团进驻宝清后,一边勘察,一边抢修公路,苦战三个月,修路30华里。由于1955
年这里遇到了几十年未有过的大雨,八月份青青的草原变成一片汪洋,平地水深3公分,路冲
毁,房进水,经省批准,于9月下旬被迫撤离宝清来到铁力县。
初到铁力二千多人的大军住满了铁力县城和附近村屯,吃住十分困难。政委董彬和团长
王秀乾同志忙于勘察建场搞规划,政治处主任岳富孝等同志忙于安排食宿,布置抓紧部队思
想政治工作。在筹建工作就绪后,于1955年10月5日上午在铁力县大礼堂举行了国营“十一”
农场建场典礼大会,岳富孝同志宣读了省委任命:王秀乾任场长,董彬任党委书记,岳富孝
任副书记,……同时把团、营、连建制,改为农场、分场、生产队,并号召全体农垦战士拥
政爱民,戒骄戒躁,努力学习,为办好农场献身。
一个新型的机械化国营农场——十·一(铁力)农场从此创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