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预备四师集体转业前后

预备四师集体转业前后


作者:任庆三
我们预四师是转业“北大荒”六个预备师之一,我是预四师率队转业“北大荒”三个领
导干部之一,担任预四师转业时代理师党委书记。
预备师的组建,是在当时国际、国内和国防战略形势下,军委决定组建的,以训练各兵
种的预备兵役为目的,预四师是北京军区组建的,完成组建后,即调往四川,归成都军区领
导。当时归成都军区领导的还有一、二、三、五共五个师,我师驻在江津地区境内,1955年
春征兵,第一期任务完成后,军委决定撤消预备师建制,战士复员,干部和师以下建制集体
转业。农垦部王震部长接受了这个安置任务,到“北大荒”组建军垦农场,就这样我师1500
余名官兵走上了农垦战线。
1958年3月间,军委在北京召开了预备师集体转业的工作会议,副师长华兴同志和我参加
会议(每师二人),在会议期间,王震部长接见了我们参加会议的同志,同时宣布了十万转业
官兵开赴“北大荒”,担负起“向地球开战”的战斗任务。
北京会后,我们返回成都时,中央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成都会议已结束。军区首长接令
后,立即返回师部,召开了师、团、营三级干部会议;这就展开了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
我们是集体转业,建制不动,加上有近百名的团、营级干部为骨干,有四名老红军为榜
样,(他们是师政治部主任刘国英同志、十团政委刘清海同志、地面炮兵团政委杜奕同志、汽
车司机教导营少校营长蒲如明同志),有广大党团员积极响应,所以会议只开了三天,组织准
备工作只用了两周,就达到了整装待发状态。华兴同志带部分干部先头出发打前站。我们15
00余名转复官兵,在四月二十日前后,分乘两个军用列车从西南的重庆开赴东北的“北大荒
”了。
从南方到东北,从城市到偏僻的“北大荒”,从部队到地方,用拿过枪的手,扛起锄头
,向地球开战,这确实是个360度大回转。但是我们广大官兵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积极响应
党的号召,带上家属老小,于四月二十五日后就陆续到达宝清县了,因道路泥滑不能进点,
就住在了宝清县城内。
宝清大孤山地区,八五二农场已开了些荒地,成了八五二农场的分场,后改为大孤山农
场,我师奉命与该场合并,就在七星河、饶力河的三角地带,建点开荒,由两级制改为三级
制的八五五农场。
在宝清县停留期间,两个党委(原场党委和四师党委)在宝清县召开了扩大的党委委员和
干部会。在原场党委书记陈万才同志、我师副师长华兴同志(打前站先到农场)的提议下,在
原来勘察规划的基础上,开荒建点,把分场、生产队的位置,干部的配备,总场机关的组成
和配备,各级党、政组织的建立,以及进点后对各项工作和要求等都做了相应的部署。到此
,我师的转业官兵初步安排就绪了。五月底陆续进点,这样我们官兵就在宝清县境内安家落
户了。可是,我在这个会议之后,就调到铁道兵农垦局机关工作了。这个八五五农场后来划
归合江农垦局领导,场名也改为五九七农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