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告慰英灵

告慰英灵


黄振荣去世的那个岁月,是肆虐横流,黑白颠倒的岁月。他的丧事被蒙上了一层灰濛濛
的纱;他的家属为了实现黄振荣生前的遗愿,经过努刀,把黄振荣草草地埋在了南横林子的
杂草丛中。
在他的错案被平反的第二年,1985年,农场党委为缅怀这位对八五二农场的开发建设献
出毕生精力的老场长,将他的墓进行了修葺。同年8月,业已年近八旬高龄的王震不顾多方劝
阻,再次来北大荒。在八五二农场,王震接见了黄振荣的全家,并询问了家中的情况。这时
,秘书指着一位年轻人对王震说:“王老,他是黄振荣的儿子,叫黄黎。”王震点点头说:
“晓得,晓得,1983年他到过我家,还有他的两个妹妹。当时,他们还带了一本相册。”王
震说着,见到黄黎的孩子,大声说道:“把孙子抱过来。”王震抱着孩子亲切地问:“叫啥
名字?几岁了?”“我叫黄松博,6岁了。”“哦,6岁了。”王震重复了一句,然后对黄黎
说:“你父亲在北大荒当上了爷爷,你也会在北大荒当爷爷,你的孩子也要在北大荒当爷爷
,再继承下去。”并叮嘱:“你们要好好学习文化,为死去的父亲争光。”后来,又让秘书
代他送给黄黎兄妹一台日本产的超薄型太阳能计算器和两支美国派克金笔、两支日本钢笔。
很少题词的王震,在八五二农场用他那颜中带柳的楷书先后题写了:“国营八五二农场
幼儿园”、“八五二农场誌”。当写到“黄振荣同志之墓,王震敬书,一九八五年秋”时,
面颊上的两行老泪掉在了宣纸上。王震将毛笔往桌子上一摔,一张悲痛的脸转向窗户,沉思
了片刻,转过身来,说要到黄振荣的坟上去。随行的人员为了不让这位年事已高的王震过分
地悲伤,硬是劝阻下来。事隔5年,1990年7月28日,84 岁高龄的王震副主席再次来到北大荒
这片土地时,仍然惦记着黄振荣的全家。
王震是7月28日凌晨来到佳木斯的。当他在下榻的农垦大厦小憩之后,便让秘书请黄振荣
的家属来大厦。这是王震到佳木斯后第一批接见的人。上午9点20分,赵英华带着孩子们来到
了王震的房间。王震正在看总局电视局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大荒情》。王震见他们进来,站
起来和他们一一握手。这时,赵英华领着的两个小孩同声说:“王爷爷好!”王震拉着黄松博
的小手问赵英华:“是上次我在八五二见到的孙子吗?”“是。”“又长大了。”然后王震
让两位孩子坐在他的身边。大家坐好后,王震对黄振荣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爸爸是个好同
志,你们要继承他的事业,‘文化大革命’时期叫造反派把他打死了,叫坏蛋把他打死了,
坏蛋是少数,多数叔叔伯伯都健在,他们对你们都挺关心,你们的爸爸不在了,我心里很难
过。”说到这里,他的眼圈红了。随后,黄黎拿出两册日记本,请王老给两个孩子题字,王
震接过董莹的笔,分别在黄松博,董莹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董莹小朋友好好学习,王震”、
“黄松博小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王震1990年7月28日。”王老边写边说:“我老了,不
戴眼镜看不清楚了。”写完后,他发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主席的题词,于是又用笔
划了个引号。王震接着说,要继承你们爸爸的遗志,发扬北大荒精神,你们这一代和你们的
子孙都要在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中建功立业。接近中午时,王震才让他所挂念的客人离去。
但他的一颗眷恋北大荒的心,眷恋八五二农场的心却未平静。
8月4日,王震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八五二农场,刚下车,执意要去看黄振荣的坟。随行人
员耽心王震身体状况,再三劝阻不让去。王震说:“我不去,家里人必须去。”下午2点30分
,王季青带着王老的孙子、孙女等亲属5人,由黄振荣的三女儿黄鲜梅、三女婿胡伟陪着,来
到黄振荣的墓地并献上了花圈。花圈的挽联上写着:“黄振荣同志千古,王震全家挽。”季
青老人带着晚辈还在黄振荣的墓碑前深深地鞠了三躬。这与其说是祭典,毋宁说这是在告慰
已故拓荒者的英灵。
〔附记〕本文承蒙黄振荣的夫人赵英华及其长子黄黎提供资料,仅表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