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测量队的技术员就跟着连队进山,去伐林中的十字大道。
早饭后,我们机关的几个人员,也跟着王震和三个场领导走向南横林子。
这时正是3月中旬,虽然残冬将尽,但风还不小,田间、路上白雪茫茫,山里也是一样。
由于去冬风雪很大,现在一堆堆的雪丘,一道道的雪墙,横在林边。大家尽量绕着雪堆走,
可是也找不到什么好路。雪浅的地方没过脚背,深的地方没到膝盖,甚至到腰部。没走多久
,靴子里都灌进了雪,棉裤也挂上一层雪碴、冰屑。总场领导担心王震上了年纪吃不消,一
齐劝他说:“部长,骑上马吧!”
王震摆了摆手。又走了一段,黄振荣又担心地对王震说:“前边更难走,还要翻山哪!”
王震摇了摇头说:“嘿,再难走,还能赶上过雪山的时候吗?”
匡副场长说:“那是几十年以前啊,现在你什么岁数啦!”
王震爽朗地笑了,朝着大家说:“你们看我老了吗?我倒觉得挺年轻哪!你们没看见毛主
席60多岁了,还横渡长江呢!咱们跑跑陆地还不行啊。”他这一说,大家全乐了。
于是,我们随着王震,一直钻进林子。林中的确不好走,榛柴棵、桦树条密密麻麻的,
人走过去,碰头碰脸,两只胳膊不住地伸出来招架。
王震一边走一边又说起来:“你们看,这么高的白桦树多好,要保存下来。其他的杨杂
木,剃它个光头,重新栽上红松、落叶松,好不好啊?”
我们都说好。王震说:“是喽,咱们这一辈子赶不上用松材,可是还有子子孙孙哪,等
他们将来用这些大松木的时候,就会说了:‘看,这是爷爷们种的呀!’”大家又笑起来。
王震一路上和大家谈着,他那幽默而又意味深长的话,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过了几条水线之后,林子深处传来了锯木、砍树的声音。寂静的山林顿时有了生气。王
震更兴奋了,他走到最前头,一直跑到连队干活的地方。
许多战士都认识王震,离老远就跑了过来,响亮地问候着:“司令员好!”
王震回答:“同志们好!”他指着正在开辟的十字大道,连连称赞:“你们这些小伙子们
,干劲真大呀,在头前开路哪!”
一个年轻的贵州战士说:“我们才开了多长时间啊,首长们开了几十年的路了。”
王震听罢,朝着三个场领导说道:“你们听听,小伙子倒表扬起咱们来了。”他拍着那
个战士的肩膀说:“同志啊,咱们走的路,都是党和毛主席开出来的呀!”
一提毛主席,战士们便一齐围拢过来。要求说:“请司令员代表大家向毛主席问好!”
王震说:“好!我一定办到。你们知道,毛主席和中央的领导同志,对咱们北大荒的生产
建设都很关心哪!”
说着,王震便和战士拉起锯来。锯条平稳地、有节奏地一左一右移动,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们也都拿起工具干起来。
一边干着活,王震又一边跟大家谈开了。王震讲着北京的变化,部队的发展,还讲了“
八大”会议以后全国出现的新形势。
我们听了,感到异常振奋,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光彩,好像
看见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正在倾听着我们向荒原进军的脚步声。
我们怀着幸福喜悦的心情,和司令员一起劳动着。最后王震又问战士们:“把总场部建
立在这里怎么样?”
有的说:“风景美,空气好。”
也有的说:“这里是山南山北的交通要道。”
还有的说:“咱们改造了荒地也改造了完达山。”
王震连连点头:“对,大家说的都对。我看还有一条,就是不占耕地。咱们国家大,建
筑工程多,要都在好田地上盖房子,那还怎么进行开垦哪。”
告别了连队,我们又随王震向前走去。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回头向周围的人讲:
“这里做文化区怎么样?盖个大学校,修个大礼堂。”
“啊!这里做工业区,建修配厂、加工厂,怎么样?”
“你们看,这里划成卫生区好吧?搞个大医院。”
最后走到西南头,他指着一片平坦的地方说:“你们看,铁路从这里通过来,在那个平
地上建个火车站,好不好?”
就这样,我们跟王震在林中绕了将近一整天。想到今后农场的前景,大家都很兴奋,虽
然没吃午饭,可谁也没觉得饿。
一直到下午3点钟,我们才出了林子。回到曙光镇时,太阳已落到西山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