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支荒原勘测设计队伍的诞生
一
作者:林丽芬
1957年9月17日,凡是在总局勘测设计院工作过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农垦部荒地勘
测设计院密山分院,终于在农垦部党组和王震同志的关怀下成立了。它诞生在小小的裴德镇
。10月下旬迁到密山县北大营。建院初期,条件十分艰苦。分院的办公室、集体宿舍、家属
住房和食堂,是日本军队侵略中国时修建的兵营和牢房,经过临时突击整修、间隔而将就的
。办公室人均面积不到2平方米,宿舍和住房就更紧张了。有的办公室,白天办公,晚上往桌
上铺被褥,就当床了。年轻夫妇分居,住集体宿舍。带家小的,有的两三家挤在一个屋里。
艰苦创业,因陋就简,这就是北大荒早年科学机构的真实写照。
那年,王震部长对派去筹建分院的陈林副院长(原农垦部规划设计处处长)说:“你带领
一批人马去后,一手抓筹建,一手抓勘测设计工作,这就叫‘边打边建’。”他还和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张仲翰打招呼,让他派得力干部带领一批人马来密山筹建水利工程局。
于是苟成富、祝源开、杜文义等十几名干部奉命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往北大荒。路过北京
,王震专门找他们开了会。当时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里,王震笑着招呼大家坐下,开门见山
说:“你们辛苦了,现在有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们去完成,你们在新疆搞水利建设,摸
索了不少经验。现在党中央决定大批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勘测设计工作是先遣队。北大荒
土地肥沃,有一亿多亩荒地要开发,地势低平,但沼泽地较多。你们到那里要认真调查研究
,和农垦局的同志一起搞好防洪排涝。要尽快拿出水利工程规划和施工方案,为大规模垦荒
建场创造条件。”布置完任务后,王震宣布党组任命:苟成富为水利工程局局长,祝源开为
副局长。
王震又同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打招呼,请黑龙江省支援一批勘测设计人员。不久
,省土地利用管理局所属的第一勘测总队,连同队长周玉琛,全队共195人,调归密山分院。
应该说,初创的密山分院的人员名册里不乏大专学生,有的还是有实践勘测设计经验的
工程师。跟随陈林副局长来的李重祥,就是1952年西北农学院毕业的。他在北京工作期间,
曾参加过农业部国营农场管理局制订的《国营机械农场建场程序暂行办法》的起草工作,还
亲自参与了海南、山东(农建二师)、苏北(农建四师)、湖北、河西走廊、黄河三角洲等地区
的勘测设计工作。跟随苟成富来的十几人中间,就有水利设计工程师姜大方、水利施工工程
师李梦云。至于周玉琛带来的勘测一总队,经过专业培养出来的中专毕业生就更多了。但是
,王震仍嫌人力不足,他向当时的高教部长蒋南翔求援,希望在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增添分配
北大荒的名额。就这样,1957到1958两年间,高教部在应届毕业生奇缺的情况下,特殊地照
顾了北大荒。1957年夏天,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就慷慨地给密山农垦局分配了8名应届毕业生。
分配名额一公布,学生们就争着报名。8个名额,报名的却有20多人,李嚣嬿就是其中之一当
时她很瘦,体重只有90多斤,家里不让去,同学和老师也劝她,可她争着去。批准后第三天
,他们一行6人就从西安动身了。李嚣嬿的行装很简单:一包书,一个空枕头(里面装满了换
洗的衣服);一卷被褥,加上父亲送的一本精装的《水利计算手册》……就上路了。经过几天
几夜的火车长途跋涉,到了人烟稀少的密山车站——北大荒。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郭大本,
也是主动要求分配来的大学生。当年,这个学院全国统一分配,给黑龙江铁道兵农垦局的名
额只有1名,而郭大本和同窗4年的女友王清都想去。他毅然决然地主动申请来北大荒。两人
依依惜别。一个到北大荒,一个到内蒙。直到4年之后,王清才从内蒙调往密山分院,这对年
轻的伴侣才生活在一起。
那时,来到密山分院的应届毕业生有:大连工学院11人,西北农学院8人,武汉水利学院
23人,北安农学院19人,佳木斯农校29人,裴德农校1人,连同北京、新疆、公主岭、南京等
地来的技术人员共236名。
在王震的直接关怀下,北大荒第一支荒原勘测设计队伍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