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将军与战士的思念

将军与战士的思念


人们说,1990年是中国农垦年。正当国家倡导发展、重视农业的时候,7月的北大荒喜讯
频传:据预测,今年垦区1174万亩小麦总产达51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粮豆总产将突破86
亿斤大关。此刻从北京又带回好消息,国务院已批准黑龙江垦区财务上划和建设100亿斤商品
粮基地原则立项。双喜临门,垦区沸腾了。恰在这时,王震前来贺喜了,这怎能不让人分外
激动啊。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多少思念,多少渴盼,化作孩子们手中的鲜花、老垦荒战士
脸颊上的热泪。7月28日清晨,98次列车准时把王震副主席送到列队欢迎他的人群面前。热烈
的气氛,久别重逢的喜悦,使王震动情了。陪同人员本想径直把他领进农垦大厦,可是,王
震却急速转过身来,走向鼓号齐鸣的人群,走向鲜花摇曳的少先队员。弄得那些手擎相机、
急待按下快门的新闻记者们手足失措。
这种“失措”的场面,昨天已出现过一次了。当王震一行来到省城的时候,垦区西部地
区九三、北安、嫩江、绥化、哈尔滨五个管理局的主要领导和工人代表150多人,早就汇集到
花园邨等候着接见了。下午3点20分,只见王老鹤发童颜,频频招手致意,准时来到人们面前
。大家心情激动,静待着聆听王震的训导。然而他却笑而不语。突然,他转身过来,把拐杖
递给随从人员,神情肃然庄重,朝着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毫无思想准备的人们,一时间手足
无措,欲语不能,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旋即,不知是谁首先鼓起掌来;随即,掌声暴风
雨一般,经久不息。人们领悟了,在他那深深的一躬里,凝结着他的多少深情和思念啊。据
他的随行人员讲,王震在北京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北大荒。去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反映北大
荒开发建设的专题片《大荒情》。他自己备了一部录像带,每当思念的时候,就放上一遍…

王震坐一夜火车了,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然而,他却怎么也静不下来。佳木斯,这是
他当年指挥千军万马开垦荒原的大本营,如今已是拥有50万人口的美丽城市了。黑龙江省国
营农场总局机关就座落在这里。沧桑巨变,王震感慨万千。他急切地想看一看这里的一山一
水,一草一木;他急切地想见一见他的战友、部下,以及为开发建设这块土地流过血和汗的
人们……
遵照王震的意愿,原来的日程安排全打乱了。当天下午,王震就召见了复转军人、支边
青年和科技人员代表们,跟他们一起谈心、唠家常。当晚他又接见了雁窝岛小红花艺术学校
的学员们。这最先受到接见的两批人,常常令王老梦绕魂牵。前者,有许多是当年跟他一起
拉过犁、抬过土、踏过荒、住过马架子的战友;那后者,都是十几岁的红领巾。他们同垦区
千千万万青少年一样,是农垦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自然受到王老的格外疼爱。
“小红花”们白天驱车300公里,从八五三农场赶到佳木斯。晚8点15分,“小红花”们
在团长任毅的带领下来到王震的住处。
“孩子们好!”王震起身招呼。
“王爷爷好!”“小红花”们齐声问候。
木琴演奏者战慧,手捧用校徽别着的大红信封说:“王爷爷,这是送给您的信。”
“念念吧!”王震身边的工作人员抢着说。可是战慧激动得一时展不开信纸来。
1985年在北京演出受到王震接见的赵冉,趁机赶紧送上农场工人精心雕刻的龙头拐杖,
说:“我代表全家送给您这件礼物,祝您长寿!”
王震喜不自禁接礼物,搂过孩子亲着脸颊王杰羽、黄凌又行着队礼,把刻有“松鹤延年
”的木雕品递了过来。
战慧终于打开了信,赵冉抢前把校徽戴在王震胸前。战慧告诉王震,这次“小红花”只
来15朵,没来上的都哭了。他们托我们给您捎来了这封信:
“敬爱的王爷爷,我们是您亲自命名的小红花艺校第三届学员,听哥哥姐姐说,5年前进
京演出,受到了您的赞扬。您还把他们接到家中,又亲自带专机把他们送回北大荒……”
读到这里,战慧脸上已挂满了泪珠。
王震听着这充满真挚感情的话语,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情,赶紧转身拿过香蕉、桃子分
给大家。于是“小红花”们一个个高兴得唱了起来:“我们生在黑土地,花儿开在北大荒…
…”
然而没多久,他们一个个又急得差点哭起来。因为,王爷爷告诉他们,这次来就不能去
雁窝岛了。“小红花”们哀求道:“王爷爷,请您下次一定去,那儿的人都想念您。”孩子
们纯稚的话语,炽热的感情,勾起老将军无限峥嵘岁月的回忆。任增学潜水挂钩,罗海荣激
流救财产,群英奋战大酱缸……王震强忍住激动的泪水,哽咽着说:“我也想念他们呀!你们
回去,一定向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代我问好!”
这一夜王震睡得很晚,但睡得很香。他仿佛又置身于当年的马架子里,和群众一起促膝
谈心,烘烤着山边的篝火,品味着松林的涛声……王震与北大荒人心连心,这份情感,是由
共同的艰苦奋斗凝聚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