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丰碑
历史的丰碑
7月29日上午,农场总局机关俱乐部座无虚席。1500 多名各方代表隆重聚会,欢迎王震
将军的到来。一浪高似一浪的掌声中,王震起身频频致意。他说:“这次来,是江泽民总书
记、杨尚昆主席、李鹏总理,责成我代表他们向垦区人民慰问。”王震副主席话音刚落,会
场上一片欢腾。总局局长刘成果站了起来,代表农场总局、总局党委和垦区百万职工,将一
本装潢精美的纪念册赠送给王震。王震满脸喜色,如获至宝。原来,这纪念册里满满地装嵌
着他当年开发北大荒时留下的珍贵照片。纪念册是总局史志办公室提供的。他们在扉页上还
题了诗:“将军彪耿思报国,戎马倥偬踏大荒。脚步铿铿翻沃土,汗水莹莹飘谷香。身先士
卒甘后乐,以身作则苦先尝……”诗句表达了北大荒人对老将军的一片崇敬之情。
当晚,王震不顾日间视察三江食品公司、总局肉联厂的奔波劳顿,刚回到驻地便接见了
总局史志办的同志。
这是农垦大厦1405房间,王震就下榻在这里。房间宽敞明亮,朴素大方,一切都是原样
,没有因为国家领导人住在这里而新添任何设施。一张写字台,两张沙发椅,床上、座位上
摆满了书和报纸。当随行秘书把史志办的同志介绍给他的时候,王震高兴地说:“你们研究
历史,很好,要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北大荒的历史。”史志办的同志连
连点头,并向王震献上近年来他们编辑出版的《北大荒画史》、《拓荒者的回忆》、《唤醒
沉睡的土地》等。王震高兴地接过书画翻看着,对里面提到的许多人和事都还记忆犹新。大
和镇的踏查,黎明村的烧荒,老头店的小憩……一个个历史镜头令他激动不已,他恨不得马
上到当年生活战斗过的所有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以慰思念之情。
“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视察沿着将军当年的脚
印走。7月30日,王震离开佳木斯的第一站先到友谊农场。接着依次到八五○、八五七、八五
一一、八五二……这都是他当年运筹帷幄、决策千里,亲手绘制的美好蓝图。他以铁道兵八
五○五部队为“母鸡”,建立起八五○农场。尔后鸡生蛋,蛋变鸡,乃有八五二、八五三…
…直至八五一一等一系列带“八”字头的农场。王震此来,当然首先要看看他的“鸡”和“
蛋”了。如今,这“鸡”和“蛋”已经孵化出一个国营农场群:102个国营农牧场遍布全省,
沿着曲曲弯弯的国境线,东西横跨3000里,到处可见金灿灿的麦海,绿油油的稻浪,红彤彤
的楼房。林成荫,渠成网,田成方,牛羊成群,果树飘香,机车隆隆,书声琅琅……2900多
万亩耕地,40多年来为国家上交300亿公斤商品粮和大量畜产品、工副业产品。面对这惊人的
巨变,王震感慨万千,陷入深深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之中。
北大荒的垦殖,与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经过去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建造起这座
历史的丰碑。它的开发,不仅远胜于长江三角洲的规模和难度,就是与苏联的西伯利亚、美
国的西部开发相比也毫不逊色。王震说,是1945年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
指示,点燃了开发北大荒的星星之火。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领导下的人民和人民军队
,北大荒的征服是不可能的。总局党委书记王锡禄说,去年年初,总局党委提出良化垦区小
气候的口号,号召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带领群众一心一意搞生产。年终粮豆总产量占
全国农垦的二分之一。王震听后高兴得连连说,好啊,好啊!北大荒人的追求,就该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