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美好的蓝图

美好的蓝图


7月30日,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的土地上,好一派农业立体化生产景象一台150马力自移
式大型喷灌机正大张着嘴巴,在阳光下喷云吐雾,五彩缤纷,虹光璀灿,大缕大缕的雾团匀
匀地浇注在大豆叶面上。王震弯腰抚摸着长得黑油油、齐壮壮的大豆,爱不释手。此时,一
架M18型农用飞机像只银色的大蜻蜓,轰轰隆隆地腑冲下来,洒下的淡粉色药雾,彩霞一般笼
罩着南北1800米长垄的豆田。王震朝飞机挥了挥草帽,喜不自禁。显然,他被这壮观的场面
迷住了。他不无感慨地说道:“啊,农场,果然是农场!大农业,大机械,大气派,有大发展
啊。”
王震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豆田,又来到了毗邻的麦地。向北远眺,已经成熟了的小麦,
金浪滚滚。三台从美国进口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宛若战舰一般向这里驶来。王震回头问生产
队长张福山:“这麦子能打多少?”张福山伸出手指比划着说:“600斤,没冒!”王老满意
地点了点头。
“战舰”驶近了,灰尘呼呼地扬出去老远。大家请王震站到顶风头上。可他似乎很不情
愿,却拎起手杖急步奔向离收割机更近的东侧,仔仔细细地观看着驾驶员的操作。农场的领
导跑过来打着手势,让收割机停下。但王震却大声喊着:“走!走!向前走!”驾驶员似乎有点
为难,一时不知该走还是该停下了。可王震却命令似地挥起拐杖:“一分钟也不能耽误,抢
收如救火。”收割机继续前进了。呼呼隆隆扬起灰尘,飘落王震一身。
吃午饭时,王老仍然被田间的场景激动着,他说:“北大荒具备大规模发展商品粮生产
的物质基础,潜力很大!”总局局长刘成果向他汇报说:“最近国家已原则同意黑龙江垦区建
设100亿斤商品粮基地。”王老听了,十分赞成,并鼓励大家圆满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饭后,王老铺开宣纸,挥毫题道:“为国家提供100亿斤商品粮和肉、奶、糖等多种商品而
奋斗!”这“肉、奶、糖等多种商品”字样,在请王老题词拟定的原稿中本来没有,这是他挥
毫时特意给加上的。显然,在王震看来,振兴国营农场经济,不仅仅要靠农业机械现代化,
同时也必须发展多种经营。这是繁荣垦区美好蓝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后几天里,王震一直跟大家共同探讨着这个潜力问题。他认为潜力就是前途,就是蓝
图。
8月1日建军节这天上午,王震喜冲冲地赶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他是以老校长的
身份赶去参加建校32周年校庆的。他对全校师生员工们讲,现代化开发要采用现代化科学技
术。农业大学一定要把农业科研搞上去。要用新技术、新知识武装学生,培养人才,指挥生
产。搞现代化大农业,没有科学技术是不行的。科学技术要贯穿到各行各业之中,既要搞粮
食基地,又要搞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五位一体,种和养加产供销一条龙。发掘国营农场的
潜力,就要做好这个大文章。
8月2日,王老来到阔别30多年的云山水库。当年建库时,他曾亲临工地抬过土、夯过坝
。旧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顺着45度斜坡往下走去……
“危险!别下了。”工作人员过来阻拦。
王震兴致很高,执意走到底。渔工们见他来了,个个兴致勃勃,挥手撒网,网网有鱼。
不一会,活蹦乱跳的大鲤子、大白鲢送到岸边。王震席地而坐,高兴地用手拎拎这条,又惦
惦那条,问渔工张可彬:“这鱼用不用投料?”小张说:“不用,山上冲下来的乱草可肥了
。”
“能挣多少钱?”
“我们承包了。一斤鱼卖二元,个人得百分之十。全库106名职工,每年能打150吨鱼。
”王震听得心花怒放。
“黑熊,黑熊!”王老一行来到八五四农场黑熊养殖试验场,见门前用红彩绸系着脖子的
4只小黑熊惊叫起来。王震看完小熊和大熊。农场党委书记韩在辰、场长傅振禹告诉他:“这
里共养80头黑熊,每头每年取胆汁两公斤,再加工成胆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和国际
市场都很畅销。”王震说:“出口创汇很好啊,北大荒离苏联的远东、朝鲜、日本都很近,
有较好的对外开放条件。”总局领导汇报道:“垦区目前已和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
了经济、技术、贸易友好合作关系。”王震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这也是一大潜力,
坚持下去,大有作为。”
王震一行走出养熊场,不时听到这样的感慨:原始北大荒的荒凉景象不见了,被征服的
黑土地任人装点,这是多么伟大的奇迹呀!
王震在黑龙江垦区视察7天,对垦区寄予无限期望,也充满无限留恋。临别时,总局领导
送给他一部新拍摄的录像片,说:“您想我们的时候,您就看一看。请您放心,北大荒人决
心踏着您的足迹走,决不辜负党中央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