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稳步发展经济

第六节 稳步发展经济



1961年中央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
农场对全场的生产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同时发展畜牧业,林、牧、副、渔协同
发展,其他场办工业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生产服务。1962年进一步调整全场内部生产结
构,贯彻了“三包一奖”制度,实行了生产“大包干”办法,在农工的工资支付方面取消了过
去的平均主义,实行了评工记分、按劳分配和作业工资与产量工资相结合的办法。由于调整了
经济结构,使农场的生产得到了稳步发展。到1962 年,尽管农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
经济仍然得到了稳步发展,粮食总产1960年~1962年历年都在150 ~200 万公斤以上,每年都
向国家交售50万公斤以上的粮食,1960年~1962 年的3 年中,共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637.8吨。
林、牧、副、渔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多种经营,开展了养畜、养禽、养蜂、
捕鱼、采伐、编织等项副业,截止1962年发展大牲畜54头、养猪3994头、养羊84只,家禽66 928
只、养蜂281 箱、打鱼30442.5 公斤、采伐木材5750立方米,编织品37 300件,总收入达87.7
万元,向国家交售毛猪79头、蛋类600 公斤、蜂蜜1639公斤、鱼1750公斤、各种编织品8200件。

农场还本着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方针,积极发展了制米、榨油、白
酒、啤酒、肥皂、红砖、片瓦、泥盆、被服、修配等项生产。1960年到1962年底共生产米1 154
吨、面粉2590吨、食用油4804公斤、酒45600 公斤、肥皂4275块、酱菜3350公斤、红砖68.1万
块、片瓦6.5 万块、泥盆2800套、被服27510 件、修理各种农业机械和大型工具97件。

1961年、1962年内部生产关系经过调整以后,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总产值也分别比
上一年增长了18%和12.6%(1960年总产值96.4万元,1961年总产值为113.9 万元、1962年总
产值128.3 万元)。

农场在进行生产的同时,根据“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和“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
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对犯人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工作,1960年至1962年
共改造刑满释放犯人1227名,农场安置就业人员543 名,有684 名到各地参加了祖国的社会主
义建设,有的人成为国家的技术人员,还有的成了生产上的劳动模范,在农场就业的有266 名
农工被评为先进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