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劳改农场体制调整
第十节 劳改农场体制调整
1967年9 月7 日根据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关于闫家岗等五个劳改农场布局调整的批示精神,
9 月10日以黄波为首的省工作组到岔林河农场,在全体职工、干部大会上正式宣布将岔林河农
场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省军区独立二师。随即组织接交班子,由上而下着手进行接交
工作。
劳改犯人在1965年以后陆续调往外地,就业工人也分批进行了遣送。1967年9 月14日将全
部就业分子调离岔林河农场,大部分人员遣送安达农场,由于部分基建工程未完工,只留下30
名就业工人,继续搞收尾工程。
由于劳改体制改变,人员调出,独立二师不能补充,使农场大幅度减员,给生产造成很大
影响。秋收有5400多亩庄稼无人割,3000多亩小麦没有人脱,这时期全场总劳力不足200 人,
为确保秋收工作的完成,全场齐动员,干部、工人、家属、学生奔赴秋收第一线。在秋收中干
部张凤山亲自参加劳动,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赶车接粮,劳动中因勇拦惊马而光荣牺牲。
在劳改体制调整,各机构不稳定的情况下,1967年粮食总产达181.3 万公斤,不但自食有
余,还向国家交售了商品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