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第三章 卫生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建场初期只有2 名医生、1 名护士为干部、家属服务。各劳改中队设卫生员,由从事过医
疗卫生工作的犯人兼任。

1954年正式建立卫生所,由孙齐义任所长。教导员崔浩兼抓全场的卫生工作。卫生所有医
务人员8 人,其中西医师2 人,医士2 人,中医士1 人,护士4 人,药剂士2 人。

1955年卫生所随场部搬迁至王家油坊,仍由孙齐义任所长,大通河做为二分场,留2 名医
务人员,其余人员全部到场卫生所工作。1956年三分场和四分场各设一名医生,负责卫生、防
疫工作。

  1956年,先后由军队转业调入医师2名,护士2名,医务技术力量得到加强。

  1957年从军队调入军医卫生队长杜德新任场卫生所所长,军医师丛德新任副所长。

  1958年卫生所改为职工医院。

  1967年劳改体制调整,原院长杜德新随犯人调出,丛德新任院长。

1970年根据农场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从下乡知识青年中和场内干部、职工子弟中选拔了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品质好,热爱卫生工作的15 人,参加护士学习班,结业后医院留下5
人,从事护理、药剂、检验等工作,其余10人分配到各生产队、各单位做卫生员工作。

  1972年,从职工子弟中选送5人代培学习,结业后分配到医院工作,其中护士3人,药剂2
人。

  1976年从职工子弟中选拔13人,经过培训后从事护理和药剂工作。

1979年由于工作在医院的下乡知识青年返城,根据工作需要,在场高中学生中经过文化考
试,择优录取了6 人,进行培训,结业后留在医院从事护理、卫生防疫、统计员等工作。同年
将中医赵金安提升为业务副院长。

1983年农场的医疗机构,有中心医院1 处,二队卫生所1 处,三队、八队卫生室各一处。
全场从事卫生事业38人,其中场医院32人,二队卫生所3 人,三队卫生室1 人,八队卫生室2
人。

医务人员技术素质结构为:主管医师1 人,医师5 人,医士6 人,护士9 人,药剂士4 人,
检验士2 人,护理员3 人,助产员1 人,口腔技术员1 人,卫生防疫员1 人,其它管理、勤杂
人员5 人(包括会计、统计、现金等管理人员)。

1983年丛德新任卫生科科长兼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赵金安任副院长,郭秀芹任护士长,
温漠勋任二队卫生所副所长。

  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由党委宣传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