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播电视图书
第四章 文化
第一节 广播电视图书
1958年农场成立广播站,向场部地区广播,每天定时播放,广播的主要节目是收听黑龙江
省电台和中央电台广播,场内自播节目,首任播音员程玉秋。1959年农场机关办公室建成,广
播站随同迁至机关办公室内,在以后的几年里先后由田淑珍、赵淑芝、刘志彦担任播音员。1965
年由常淑华、杜淑清担任播音员,每天播音三次,早、中、晚向全场转播省台、中央台节目和
自办节目。1971年播音员王玉霞,1974年播音员赵爱华,1983年播音员高俊秀。
1976年,农场建设有线广播网,小喇叭(纸盘的)入户率达到85%。
1983年对广播站机器进行了更新,配备两台500 瓦扩大机,输送4 只高音喇叭,对场部地
区播音,每家每户的小纸盘喇叭被淘汰,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八队均有简易播音室,一
般是50瓦扩大器,带几只高音喇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也随之发展,特别是广播事业发展尤其迅速,60
年代初,家用收音机还廖廖无几,只有场部的扩音机播放供人们收听,到60年代末期,家用收
音机开始增多,70年代得到了普及,目前收音机已成为农场人民生活中的伙伴,每天都能及时
收听到党的声音,国内外时事,享受文艺、曲艺、戏曲节目之乐。
广播事业向着立体音响、广播伴音与图像方面发展,电视已开始进入农场职工家庭。1981
年职工杨某买入第一台电视机,到1983年12月,全场拥有电视机100 多台。1982年农场工会购
买一台彩色电视机,为全场第一台彩电。录音机在部分职工家庭中得到应用。
广播和话务工作是兼顾安排的,农场宣传部设新闻干事,负责广播站管理工作。话务工作
和人员由办公室管理。
1981年工会建立图书室,存书400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