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大事件
第八篇 大事件
一九五三年
2月,在原松江省公安厅的具体指导下,将巴彦、木兰、通河、方正、宾县所经营的劳改
农场归并,建立五县联营农场。
3月,五县联营农场首任场长孙俊州与原属通河县县办农场办理交接事宜,同时,从五县
公安系统抽调的干部陆续到五县联营农场报到。
6月14日,五县联营农场召开首次罪犯改造奖惩大会。
7月,五县公安局长会议批准,冯有祥任五县联营农场教导员。
8月,联营农场进行清监工作,对在押犯人中的老、弱、病、残和女犯清理出狱,到监外
执行。
一九五四年
8月,省公安厅四处从哈尔滨新建工程抽调60名干部,带领500名犯人到场。
10月,动工兴建岔林河灌区,规模10万亩,取名为“新生总干”。
12月,从江西等省,调入农场800余名犯人,同时也调配了一批各方面的管理干部及技术
人员。
一九五五年
8月,国家公安部、省公安干校及各场共32名干部调到岔林河农场工作,其中胡勉三任党
支部副书记,刘永志任管教股股长。
10月,农场场部由大通河地区搬迁到王家油坊地区。
11月,“新生总干”全线竣工。
一九五六年
2月,岔林河农场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设立农场党总支委员会,由孙玉任总支委员
会书记。
3 月,为了贯彻中央“由分散到集中”“由零到整”的劳改工作方针,经黑龙江省公安厅
决定,将五县联营农场扩建为“黑龙江省第十劳动改造管教队”,对外称“黑龙江省地方国营
岔林河农场”,隶属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劳改工作局领导。
6月,开工修建岔林河农场至三站乡的公路。
8月,正式成立工会委员会,由胡勉三任工会主席。
9月,在通河县祥顺乡抬头村附近建立一个畜牧场,列为农场的三分场。
一九五七年
2月,岔林河农场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90多人,正式成立党委,会议
选举陈之畔为党委书记,胡勉三为党委副书记。
5月,省公安厅派行政处处长于占江到岔林河农场任场长。
6月,农场组织30台二马车,由谭自臣、高清云、刘景芳、于小天带队去哈尔滨市拉脚搞
副业,直到秋收时才回场。
12月25日,农场开展党内整风运动。
一九五八年
1月,在开展全民助党整风运动中,由“大鸣大放”转人“反右派斗争”。
4月,一批干部下放到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劳动,有10名干部在反右斗争中被定为右派分
子。
5月,在大跃进中,推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大搞土地深翻运动。
8月,凡在反右斗争中被划定为“右派分子”的人员被下放劳动,大部分遣送原藉改造。
本年度粮豆总产367万公斤,总产值95.6万元,盈利1.78万元。
一九五九年
3月,农场开始动工兴建场部办公楼,当年竣工。
12月,陈之畔调离农场,回原藉山东,由于占江接任党委书记兼场长。
一九六○年
5月,农场开展扫盲运动。
6月,一些犯人发生非正常死亡,省公安厅副厅长陈续正带领工作组进驻农场,调查处理
犯人死亡事件。
9月2日,岔林河农场深夜22点下起8级暴风雨,致使乌雅工程队监舍房屋倒塌,当即压死
犯人8名,重伤11名,轻伤19名。通河森工局医院协助进行抢救。
购入两台嘎斯汽车,两台胶轮拖拉机,农场开始使用机械运输。
一九六一年
4月1日,召开全场1960年度劳模大会,放映电影《箭杆河边》。当晚一分场的马舍失火,
烧死耕马20余匹和几头奶牛,饲养员怕追究责任而自杀。
同日晚,三分场就业工人张景文,用枪打死1名就业工人,后来张被执行枪决。
一九六二年
3月,为了贯彻中央对我国国民经济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农场制
定了生产“三包一奖”和产量工资及工资分配方案,在全场实行了大包干。
4 月16日,漂河分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物中毒事故,炊事员误将砒霜当面粉,致使中队
长郑郎斋、教育干事何贵全、统计张福祥、保管员胡炳煌、兽医具兹安、就业农工宋国恩、炊
事员江兴中毒,经抢救除江兴1 人脱险,其余6 人中毒死亡。事后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分别做
了处分,对死者家属给予安慰,生活上做了妥善安排。
4 月28日中午,漂河分场第四中队办公室、家属宿舍失火。四分场第四中队办公室房子全
长50米,宽9 米,16间房子,西6 间住家属,东4 间做为物资仓库,中间西部是两间办公室,
东边两间是家属宿舍,正中间是卫生所、小卖店,在火灾中全部烧毁。由于火势猛烈,只抢救
出部分物资,其余大部分物资、家产毁于火灾中,损失大约2.5 万元左右。经调查,造成火灾
原因是由于家属生火做饭时,火从炕跑出来,烧着柱子而引起的。
9月,接收一个劳教农场,位于祥顺公社太平山西北1华里处,农场成立六分场。
一九六三年
4月17日,农场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共计30人,会议选举耿子山为党
委书记,关世英为副书记。
5月,在全场开展学雷锋活动。
8月5日,农场四分场职工食堂和家属吃腐坏变质的牛肉,食者300余人,有22人中毒,重
者2人。食者饭后当即感到头晕,心难受全身发冷,抽搐,上吐下泻至虚脱,经抢救脱险,另
外有20名工人吃后在36小时内分别感到肚子阵痛,上吐下泻,经抢救脱险。
11月28日和12月3日,先后两次有4户家庭7人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中毒的人都程度不同
地发生昏迷呕吐等现象,唇面发紫,肌肉松弛。
一九六四年
5月,农场与通河县在水利工程和土地使用方面发生纠纷。
一九六五年
3月29日,根据省公安厅劳改工作局指示精神,将四分场的全部土地、职工和价值481.5万
元的财产移交给通河县清河公社和祥顺公社。
5月,按照中央第六次劳改工作会议精神和劳改局清理工作的指示,农场开始清理就业农
业工人共计188人。
6月,场党委书记耿子山调离岔林河农场。
10月14日,农场开展整纪煞风运动。
一九六六年
1月1日,农场对1965年刑满就业人员进行为期45天的冬训。
4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66名干部分成两批进行培训。
7月,农场举行第八届全民运动会。
一九六七年
5月9日,三分场就业农工杨春华夫妇出去干活,将其3个孩子即大女儿杨淑梅(6岁)、长子
杨树辉(5岁)、次子杨树斌(3岁)锁在家里,中午12时50分,小孩在家里玩火,酿成火灾,将3
个小孩烧死。
8月,农场将所属的三分场全部移交给通河县祥顺公社管理。
9月10日,省里派以黄波为首的工作组到岔林河宣布,将岔林河农场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
军黑龙江省军区独立二师接管。
9月14日,所有的刑满就业人员全部调离农场。
9月24日,一分场二中队队长张凤山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勇拦惊马,光荣牺牲。
10月14日,农场交给地方,归通河县领导。
12月16 Et,经通河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徐风山、沈占奎、刘生成、杨福庭组成农场革命
委员会筹备小组。
一九六八年
2月29日,农场召开首次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会。
3月17日,岔林河农场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4月12日,农场隆重召开全场职工大会,颁发毛主席像章。
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3385部队对岔林河农场实行军事管制。
10月,3385部队撤离,农场移交给省体委系统的“五七”战校管理。
一九六九年
2月2日至6日,农场军管组举办大规模的“旧公检法”学习班,参加人数118名。
7月,省体育系统“五七”战校全部人员撤出岔林河,农场由省农牧局接管。
7月5日,农场成立整风领导小组,在全场开展批修整风运动。
8月,在全场范围内开展大清查运动,清查的对象上至农场领导,下至普通群众。
9月,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全场实行紧急战备。
一九七○年
3月2日,农场二分场发电室失火,烧毁草房3间,烧坏30千瓦发电机2台,12千瓦发电机1
台,德特54型座机1台,动力线150米,造成损失1万多元。
4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全场有50多名干部被调往别的单位。
6月1日,农场成立“五七”生产队,主要经营蔬菜、水果,兼搞一些其它副业生产。
10月9日,经上级批准赵文仲任农场革委会主任,关永学为副主任。
11月,农场接收首批上海知识青年,共计70人。
一九七一年
2月1413,二分场职工商店被盗,被盗物品折合人民币总值1680元。
4月,制糖厂工程动工。
一九七二年
2月,二队修养鱼池,在放炮过程中,张清秀被土块崩死,年仅17岁。
8月15日,农场组建水利施工队伍,由高清云、张福臣带队,起程参加“引嫩”水利工程
建设。
11月6日,孙超任岔林河农场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12月6日,岔林河农场划归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绥化分局领导。
12月29日,经省委生产指挥部批准,任命孙超为岔林河农场革委会主任,原革委会主任赵
文仲调离农场。
同年冬,在二分场西场子新挖一个养鱼池,放炮时不慎崩死一人,崩伤一人。
一九七三年
2月9日,农场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举孙超为党委书记。
7月,恢复农场共青团组织,汪枫桐担任团委书记。
一九七四年
1月1日,岔林河农场从绥化分局划出,归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直接领导。
3月,农场成立一支业余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由杨福柱、王兰负责,全队有36名演职
人员。
8月,“引嫩工程”施工队历时三年,胜利完成施工任务凯旋而归,同时带回4台推土机。
10月,制糖厂工程竣工并投入生产。
11月28日,哈尔滨市102名知识青年来到农场工作。
一九七五年
6月20日,省农场管理局任命康志中为岔林河农场党委副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
9月6日,省农场局宣讲团由贺志林带队来场宣讲。
9月15日,沙河农场划归岔林河所属,列为一个分场。
9月23日,哈尔滨市116名知识青年来到农场工作。
11月18日,沙河分场破获一起流氓团伙案件。
11月23日,抽调28名干部组成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
11月27日,农场开展了一次公物还家活动,收回粮食1.75万公斤,木材3 立方米,麻袋300
条,小农工具200多件。
11月29日,第一生产队召开知识青年下乡一周年纪念会。
本年度粮豆总产量164.25万公斤,总产值101.6万元,亏损63.7万元。
一九七六年
1月,全场动员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完成土方11 120立方米。
1月26日,召开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孙超为党委书记,康志中为党委副书记,选举
党委常委6人,委员会由15人组成。
3月,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建局,岔林河农场划归哈尔滨管理局领导。
5月17日,哈尔滨农场管理局在岔林河农场举办首届蓝球赛,局属6个农场派队参赛,比赛
进行5天。
7月25日,又一批哈尔滨知识青年共计195人来农场工作。
一九七七年
1月10日,农场制定三年建成大寨场规划。
1月18日,农场机动车驾驶员王德会违章作业,用明火烤车引起火灾,烧毁机车两台。
1月20日,哈尔滨农场局党委任命王海为沙河分场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4月,农场从外地购进1640只鹅,共投资23万元发展养鹅,由于饲料、管理等原因导致养
鹅失败。
6月2日,农场在松花江北岸、弹弓泡以西筹建第八生产队,首批进点人由高清云、程佩泉
带队,当年开荒1.1万亩,并盖起18间土房。
6月30日,哈尔滨农场管理局刘绍恒局长带工作组来场,参加农场党委整风。
12月23日,经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批准王化东任岔林河农场革委会副主任。
一九七八年
4月28日哈管局副局长于春山参加农场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农场如何扭亏为盈问题。
5月30日,农场召开第六届团代会,王希林继续当选为团委书记。
7日,农场成立“双打”办公室,负责人李富,即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打击现行反革命活
动。
从安达畜牧场调来“黑龙江挽马”160匹。
12月25日,农场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徐凤山、冯有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12月末,沙河分场从农场划出,变为独立农场,直属于哈尔滨农场管理局领导。
一九七九年
1月813,哈管局副局长于春山来场参加党委会议,宣布局党委决定;刘秀峰代理农场党委
书记,王化东代理党委副书记,孙超调出农场。
2月,有58名知识青年返城,使返城风达到高潮。
2月25 日,农场党委召开全场职工大会,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揪错斗的同志予以
平反,恢复名誉,经管局政治部批准,为金经斌等10名错划右派落实政策。
3月1日,经哈尔滨市委组织部批准,王化东正式为岔林河农场党委副书记。
3月10日,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打击迫害的原副场长鲍广德平反,恢复名誉。
4月,恢复农场工会组织,由卢善元担任农场工会主席。
4月27日,水中清淤。正值水田灌水期,为保证场部地区水田用水,场领导班子全力以赴
带领200余名干部、职工,在没膝水中奋战一天,全渠通水。
5月7日,农场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6月23日,根据省革委会批准,农场决定在通河县小更马场附近组建第五生产队。
7月6日,哈管局党委任命:王化东、房石俊、刘生成、康志中、卢善元为岔林河农场副场
长。
7月10日,农场组织227人救援八队战草荒,八天铲出草荒地1050亩。
11月13日,哈尔滨管理局党委正式通知:经省委批准刘秀峰任岔林河农场党委书记。
11月,第二生产队一栋家属房失火,烧死1人。
一九八○年
2月8日,农场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卢善元当选为工会主席。
4月,经农场党委研究,决定将原糖厂改建为酒厂。
6月18日,农场所属粮米加工厂榨油车间储力器沙囤脱离缸体倾倒,工人王德玉被砸死。
8月,农场小麦大丰收,总产229.35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
10月24日,连续降雪三昼夜,积雪1米以上,交通被阻,上万亩大豆被雪埋没,损失粮食
100多万公斤。
10月27日,农场组织全部人力,从大雪中抢收大豆,奋战一个月,从积雪中抠出大豆近20
万公斤。
本年度粮豆总产量423.65万公斤,总产值175.9万元。
一九八一年
3月6日,农场召开第一届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包、定、奖生产
责任制。
8月,在洪水中夺粮,场领导带领职工干部400余人,在八队运出小麦30余万公斤。
一九八二年
1月,沙河农场又划归岔林河农场领导,成为岔林河农场一个分场。
3 月6 日,岔林河农场召开第二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开始推行以浮动工资联产计酬为
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4 月14日,将砖厂改为集体所有制。18日,以李忠局长为首的哈管局工作组来场检查指导
工作。
6 月27日,黑龙江省药材公司刘清林科长陪同日本株式会社津村顺天堂资料部次长安部和
侑、资料生药课中村多佳夫、翻译员郑向东等一行来场商定联营种值黄芪问题。
7 月15日,第八生产队发生草地螟虫害,12855 亩大豆绝产,农场采取紧急抗灾措施,大
面积抢种油菜,又种一部分黄芪。组织500 多人打洋草创收。
8 月20日,农场组成企业整顿工作组,开始对全场各所属企业进行经济整顿。首先进驻第
八生产队。
9 月,沙河农场再次由岔林河农场划出,成为独立的科级农场,直属哈管局领导。
10月,哈尔滨农场管理局企业整顿工作组进驻岔林河农场,组长:李名义,副组长:刘绍
武、尹履三,组员:谭双库、李世良。
10月,王海被任命为场长,李太雨为副场长。
10月10日18时左右,马立清参加五队组织的家属秋收劳动下午收工,走到五队晾晒场西南
时,后面开来一辆胶轮车,马立清在躲车中跌倒,由于非驾驶员刘臣开车,采取措施不当,使
马立清的头部与胶轮车前轮小轴相撞,右前轮当即从胸部压过,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终因伤势
过重而死亡。
11月,农场购进一台“龙江”牌客车,通往通河县的客运班车正式开通。
一九八三年
3月14日,农场第二届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农场经济责任制方案。
4月20日.,中共哈尔滨农场管理局委员会决定:滕利任岔林河农场党委书记,刘秀峰为党
委副书记。
5月10日,农场党委下发了在全场范围内开展宪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6月15日,鹿场由于饲喂发霉饲料,造成鹿群中毒事故,其中9只壮鹿死亡。
7月21日,农场召开第六届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滕利为农场党委书记,刘秀峰为党委
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10月10日,农场召开第七届团代会,选举王希林为团委书记。
11月,农场总局刘文举副局长到岔林河农场检查工作。
12月30日,农场做出决定,将原属农场公有的牲畜、家禽及各种小型农机具一次性作价转
让给本场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