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资源
第二节 农业资源
一、土地
1985年底哈尔滨农场局有土地总面积33.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4.8万亩,占土地总面
积的43.8%,可垦荒地面积为5.4万亩,占总面积的1.6%。
在耕地和可垦荒地中,土壤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黑土:包括草甸黑土。主要分布在市郊四场和外县三场的丘陵、漫岗地带,全局黑
土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该种土壤养分含量高,土层深厚,黑土层为 40厘米左右,
耕层有机质含量为5%一一7%。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含量均比其它土类高,物理性能好,土性
温和,适合种植各种作物。
(二)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岔林河、沙河农场及庆阳农场的平地、低平地及沿江地带,约
占耕地面积的20%左右。养分含量高,保水,供水能力强,土层内总蓄水量较高,在500毫米
左右,有效蓄水量在300毫米以上。由于草甸土质地粘重,通透性差,所以,早春时节,草甸
土比其它壤质土低温冷浆。
(三)白浆土:包括草甸白浆土和潜育白浆土。主要分布在岔林河农场,庆阳农场及沙河
农场。面积约1.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8%。白浆土的黑土层薄,耕层有机质含量2.5%——
3.5%。土质粘重,保水、透水性差,供水能力低,易受季节性干旱和冷浆,影响作物的生长,
不加以改良,产量将逐年下降。
(四)棕壤土:黑土层薄、养分含量低,土质轻,物理性状好,易于耕作,通透性好,但
保水、供水能力差,易受干旱威胁,易受风蚀、水蚀。
此外,还有沼泽土,泛滥地土壤,占耕地面积的15.5%。黑土、草甸土,泛滥地土多为农
业用地,山地棕壤土、白浆土以经营林业为主。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的土壤肥沃,农业生
产性能好,为农业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二、水
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年平均降水量在450——620毫米之间,岔林河、沙河,庆阳农场
雨水偏多,平均降水量为560毫米,枯年则为420毫米。在一年内,月份降雨量分布不均、7月
至9月为降雨量集中季节,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一70%,这时正值麦收季节,收获机械下
不去地,麦粒落地,生芽发霉,损失严重。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常有大风,空气干燥,
土壤水分蒸发大。春旱严重的1978年、1979年持续到6月份,严重影响小麦、大田的播种质
量及苗期生长。
河流有松花江、阿什河、大同河、猪蹄河、驿马河,均系松花江水系。年径流深为110—
—175毫米,含水层多为砂岩、玄武岩和花岗岩等,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含水厚度在5——200
米之间, 单井出水量为每小时10—80吨,成井深则在30——100米之间,因本地区地表水和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这为发展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气候
全局各农场分布在北纬45°41′——46°4′,东经126°47′——129.101′,海拨100
—一200米,属中温带亚湿润气候区。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多西北风,冬季寒冷,夏季
温热。年平均气温在1.2℃——3.3℃。1月份最低气温一38℃,7月份最高气温39℃,稳定通
过O℃的日期为4月4日前后和10月下旬,积温为2600℃——2900℃,全年太阳幅射量每平方厘
米为110——120千卡,其中6——9月每平方厘米为50——55千卡。
建局以来,全局发生春旱的年份有1978年和1979年。地处外县的庆阳、岔林河,沙河三
场发生春涝的年份有1980年、1982年、1983年和1985年。全局发生秋涝的年份有1981年和198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