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用品

第三节 用品


职工的生活用品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新的。其大至可分为
三个阶段。五十至六十年代中期为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生活用品简单,家俱为旧式桌椅板
橙,条件较好的有一个柜,一般的也就有两个木箱,条件较差的只能用旧纸箱裱糊一下装衣服。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为高档用品,只有各别人或家庭才有。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
年代后期为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四大件”逐渐增多,质量也逐渐提高,收音机由电子管转向
半导体,由低档向中高档名牌发展,半导体也逐渐多功能化(波段多、高低音),并向进口袖珍
收音机方向发展。家俱则受城市影响,开始制作新式的家俱,如立柜,由两开到三开,由中式
到西式(如捷克式)还有五斗橱、写字台、简易沙发、拉桌等,这些家俱也只在少数收入较高的
职工家庭中才有。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中期为又一个阶段,实行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后,农
场的职工收入有大幅度增加,家用电器大量涌入职工家庭,电视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风、
电烤箱、高档灯具也在一些家庭中出现。日用品也由过去的单一价廉转为品种繁多、价格贵
重,家俱也由一般家俱发展到高档、组合式。个别较富裕的职工还购买了电冰箱、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