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恢复农场建制时期(1977—1984)
第五节 恢复农场建制时期(1977—1984)
一、概况
1977年1月1日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龙哈47号文件通知,从即日起改兵团独立第一营为黑
龙江省红旗农场。并启用黑龙江省红旗农场党委和行政公章。
恢复农场建制以后,农场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
策,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树立了以生产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重点,坚持调
整的方针。从以粮为纲的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广开生产门路,扩大经营项目,落实各项
生产责任制。实行科学种田,改善企业管理,农场的经营形势很快好转了,1978年就摘掉了连
年亏损的帽子。
1984年3月20日哈尔滨农场管理局决定把红旗机械厂、饮料厂(后称松花江啤酒厂)建筑工
程公司划分出去,变成独立单位,归管理局直接领导。3个单位的分出并没有影响红旗农场的
经济发展。仅据1984年末统计:全场生产粮豆244万公斤、水果1944.56市担、鲜奶506吨、鲜
蛋246.1吨、出口肉牛561头、白酒550吨、红砖215万块、酱油784.5吨、醋37.39吨、木制家
具2300件、糕点117.2吨、糖果79.2吨、冰棍124万支、肉鸡21.6吨、药用乌鸡肉2.5吨、包装
纸箱51万个、商业零售总额658.1万元,因此全场年总产值达到1483万元。
从1978年到1984年末连续7年盈利,利润总额达到123.3万元。
农场在这一时期的工作成绩是很大的,收效是明显的。特别是仅用一年的努力工作,就摘
掉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帽子,走出一条办场的新路子,为农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
础。但是,也由于对党的调整、改革的方针理解和贯彻的不够深、细,在调整、改革中迈的步
子不大。也有些追求形式的东西存在。如鸡场的机械化养鸡舍,投资不少,利用不好。后来无
人过问,造成房倒屋塌,不了了之。
二、恢复农场建制
1976年6月中旬,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派改制工作组进驻兵团独立第一营,帮助进行撤
销兵团建制、恢复农场建制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的工作,于12月24日独立营召开最后一次党委
会,会议中心议题是:撤销兵团独立第一营、撤销营党委,建立黑龙江省红旗农场。经哈尔滨
农场管理局党委批准,农场党委暂时实行常委制领导,即建立常委,行使党委职能。1977年1
月1日,哈尔滨农场管理局龙哈47号文件通知,从即日起改兵团独立第一营为黑龙江省红旗农
场。并启用黑龙江省红旗农场党委和行政公章。
农场总局派李文德任党委书记、钟志任场长。原兵团独立营营长、政委等现役干部就地转
业,担任农场场级副职工作。恢复农场建制后,场部仍设在王岗镇。场部机关设有办公室、政
治处、生产科、计财科、劳资科、供销科。后来根据工作需要,经上级批准撤销政治处,实行
党、政分开。党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分管武装部、派出所、工会、共青团、妇联。
行政又增设了畜牧科、工业科、教育科(实行科校合一办公)。另外还有职工医院、子弟校、招
待所、电话班、托儿所等附属机构。场部下设有4个农业生产队,4个工业单位、3个养鸡场(其
中一个集体养鸡场)、奶牛场、望哈果树站、工程队、农机修理所、种子公司、百货商店等单
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场积极地、认真地贯彻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
工作重点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首先调整了几个综合经营的生产亏损单位,实行专业化经营。
把原农业二队划分为:农业二队(专搞农业生产)、种猪场(现已撤销,改集体养鸡场)、望
哈果树试验站、酱油厂和服务队五个单位。把原农业四队划分为:农业四队(专搞农业生产)、
奶牛场、白酒厂3个单位。调整后的各生产单位都独立核算,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生产
积极性。调整后的当年,望哈地区的5个单位就减亏17.7万元。小赵家地区3个单位调整后的第
一年就扭转亏损局面,第二年(1982年)3个单位就盈利40万元。
调整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公养为主,实行公养、集体养、职工专业户和家属养相结合。对
职工专业户和家属养猪、养鸡;在防疫、供料、收购等方面都给予方便,鼓励他们搞好畜牧生
产,尽快发家致富。
调整农作物种植比例,扩大经济作物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打破了大苞米
的一统天下。
调整工业生产布局,扩大了白酒、红砖的生产规模。
调整在奖励和分配比例上不合理的问题,适当扩大了农、牧、林业提奖比例。落实生产责
任制,实行联产计酬,因而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使农场生产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调整农业生产
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调整农作物种植比例。改变了过去大面积播种经济价值较低
的玉米,扩大经济作物和经济价值较高的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如1982年总播种面积为14086
亩,其中粮豆作物在11592亩,粮豆作物中小麦5591亩,大豆5528亩。另外还有经济作物375亩,
其它作物为2119亩,其它作物中有蔬菜1463亩。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复种面积,1982年复种面
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10%,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实行专业承包组和个人承包相结合。把适合大面积机播、机管、机收
的小麦、大豆承包给机务队(组),把分散的用工量大、集体经营无利的小地块承包给个人,这
样做不但国家减少了亏损,个人还增加了收入。据农业二队1982年承包种植大白菜的职工反映,
平均每人增加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机务队承包的小麦、大豆也都有产可超、有奖可得。二队
机务队承包的小麦和大豆,1981年平均每人得超产奖500元以上。
在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整的同时,增加了农业机械,又购买两台进口E512联合收割机,效率
高、质量好。截止到1982年末统计,已有各种拖拉机23台、联合收割机6台、汽车29台、农用
手扶9台、专用机械3台、机引农具76台、收获机械37台。同时完善了电机井的配套工程。有农
用排灌机械35台,1031马力。试验了喷灌,改土施肥。恢复和增强了地力,粮食产量有了明显
提高。
五、调整畜牧业
恢复农场建制后,当时贯彻了抓纲治国、畜牧业要大上的指导思想。调整了畜牧业生产项
目,大力发展养鸡和奶牛业。调整养猪业,对养猪业实行公养、集体养、职工个人养、家属养
相结合,逐步过渡到职工个人养、家属养,公家和集体不再经营养猪业生产。增加养鸡业、奶
牛业的投资,使养鸡和奶牛业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积极发展养鸡生产,经过调整以后,完善一座专业养鸡场、一座乌鸡场、一座集体养鸡场。
1982年末公养蛋鸡存栏18442只、乌鸡5084只、集体养蛋鸡25000只。在发展公养和集体养的
同时,还鼓励职工养鸡户和家属养鸡,全年养鸡达到25500只,对职工养鸡户和家属养鸡在收
蛋、供料和防疫等方面都给予方便。据1982年末不完全统计,集体养鸡产鲜蛋65吨,个人养鸡
交鲜蛋62.2吨。
1984年末农场决定改养鸡场为种鸡场,并从外地购进AAA和罗曼两种肉鸡雏。
改善鸡的饲养管理条件,试验机械化养蛋鸡。在养鸡场先后建设了四栋封闭式高台笼养蛋
鸡自动生产线。经过一段实践证明,提高了鸡舍利用率、产蛋率和劳动效率,降低了鸡的死亡
率。但是,后来因养鸡场改种鸡场(因种鸡不能使用机械化舍),机械化舍闲置,因管理不好,
已有三栋房顶塌了而不能使用。
稳步发展奶牛业。自从建立专业奶牛场以后,奶牛头数和产奶量都逐年增加,并且扭转了
连年亏损的局面。从1981年至1984年连续4年盈利。1984年末奶牛存栏数已达到214头。
调整养猪业,撤销了连续多年亏损的望哈种猪场和王岗养猪队。把育肥猪的生产任务包给
职工养猪专业户,同时鼓励家属养猪。农场在生猪收购、供料、防疫等方面都给予方便。这样,
提高了农场经济效益、还保证了农场职工、家属的猪肉供应,同时也增加了养猪户的收入。
六、果树更新
恢复农场建制以后,增加了对果树生产的投资。两个果园都筑起了围墙,增加了机械力量,
仅望哈果树试验站一处就增加履带式和轮式拖拉机各一台,打机井2眼,使机井数达到5眼,搞
了机电井配套工程,使果园灌溉面积达到900亩以上。
更新果树栽培品种。建场初期栽培的果树,经过“文化大革命”和兵团时期的掠夺式经营,
大部分果树已衰老病死,需要栽植新树。在栽植新树时,改变了过去大面积栽植大秋、黄太平
等小型果的做法。增加了中型(金红)、大型苹果的栽植面积,扩大了葡萄栽植。现在中型、大
型苹果已经见产量,葡萄也开始产了,今后几年经济效益会更好。
改进栽培技术。改变了60年代、70年代仿照辽宁大苹果树的栽培方法。缩小株距、行距、
增加株数、矮化密植。这样做使果树产果期提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提高了果树园子面积的
利用率,使果树生产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984年末产水果1944.56市担,其中葡萄51.2市担。
七、调整工业生产
农场工业是农场重点调整项目。特别是农机制造项目,如传送带等项目,必须放弃,因为
它效益低。同时压缩了大油缸的产量。试验了新产品,如仿美大型喷灌机、仿美水泵和南斯拉
夫平移喷灌机。从1982年开始试制“小香滨”酒(用玉米做原料),1983年筹建饮料厂。扩大了
白酒厂生产能力,使设计能力达到年产白酒1000吨。对砖厂设备也进行了更新,新建了36门轮
式大砖窑、购进新式制砖机,使生产设计能力达到年产1000万块。1982年年产红砖672.3万块,
比1976年的270万块增加402.3万块。
1980年成立了建筑工程大队,加强了基建队伍建设,使基建能力提高。由原来的以搞内部
建筑工程为主,改为以对外承包建筑工程为主,采取了打出去的方针。仅1981年和1982年2年
就对外承包基建工程1万多平方米和锦州至海城50万伏超高压线路基础桩钻孔及施工工程。保
证质量,赢得了信誉,为农场增加了收入。
在发展国有工业的同时,加强对集体所有制工业项目的扶持,以便扩大职工子女就业门路。
1981年在望哈筹建青年纸箱厂,1982年投产,安置就业子女50多人。纸箱厂年生产纸箱45—
50万个。除能满足本场包装纸箱外,还为大庆食品厂等单位提供包装箱,生产搞的红红火火。
八、落实生产责任制
恢复农场建制后,摆在农场党委、行政、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全场职工面前的重头戏,是扭
转企业亏损的局面。农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农场总局文件精神,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全面推
行“包定奖生产责任制”。全场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和浮动工资制,包干到队、承包到组。
承包指标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结合产量、质量、成本等项目,超额完成利润计划者得奖、完成
利润计划者不得奖、完不成利润计划者受罚。
实行专业承包。农业生产队的小麦、大豆承包给农机排(或班、或组),实行三定、四包。
即定地块、定车组、定人员;包作业面积、包产量、包成本、包利润。小杂粮、蔬菜、瓜类、
甜菜、葵花等和猪、鸡、林承包给专业组或职工个人。工业、畜牧、果树、商业承包到车间、
班组或个人。各承包组分业核算,各自计酬,按合同兑现。承包组内部实行定额记分,以分计
酬。建筑工程队、砖厂实行计件工资。白酒厂、奶牛场在保证完成农场下达的生产财务计划的
前提下,实行联产计酬。
实行浮动工资制。全场除职工医院、子弟学校、托儿所不实行外,其他单位全部实行浮动
工资制。浮动工资以32元为基础,32元以上部分实行级差保留,按月薪日记支付。32元部分的
80%作为作业工资,当月按个人所得劳动工分多少支付;其余的20%到年终按完成计划的百分比
多少给予返还。年终完不成财务计划时,按完不成计划的比例扣发浮动工资,直至扣完为止。
机关工作人员的浮动工资年终按全场农业、畜牧、工业、林业四业计算,若有一业未完成财务
计划时,扣发机关工作人员浮动工资的25%,直至扣完为止,扣发剩余部分按出勤工分返还。
工程队、砖厂按计件工资额实行浮动工资,比例与其他各业相同。
落实生产责任制。正常情况下完不成生产任务,按完不成的比例扣发奖金。产品质量完不
成计划规定指标者,按完不成比例和规定扣发奖金。超过计划生产成本、管理费和共同生产费
指标者,按超过比例扣发全队奖金。发生生产责任事故、交通肇事、责任心不强,生产废品的
直接生产者和其直接领导人,扣发奖金和罚款。学校按学生统考成绩计算,不及格率超过20%
以上者;职工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或搞私人关系随便开人情诊断书者,视其情节轻重也要扣发
一定的奖金。出纳员库存现金超限额者,如发生被盗,除由出纳员赔偿全部损失外,要按照超
额比例酌情扣发奖金。军训或民兵活动发生伤亡事故者,扣发武装干事和直接领导人20—70%
奖金,直接肇事者扣发全部奖金。保卫人员如全场发生够立案的案件超过20件时,破案率达不
到50%;交通肇事三次者,火灾事故两次造成经济损失者,扣发奖金10—20%。工程技术人员在
生产指导中,因采取技术措施不当,或指挥不利造成经济损失者;生产队干部不执行生产技术
措施造成减产者,扣发5—10%的奖金。计划内物资供应不及时,组织推销不利,组织资金不周,
影响生产又造成经济损失者,扣发奖金5—10%。设备完好率达不到标准者,各单位物资超贮,
占用资金超过限额者,按超限比例扣发奖金。个人赊销的产品年末不能收回欠款者,由其本人
奖金中扣回,不足部分由其工资中逐月扣回,并扣发应得奖金的50%,扣发单位主管领导应得
奖金的5%、主管会计奖金的3%、单位奖金的1%。对多报产品、假报成本、库存不实、弄虚作假、
巧立名目骗取奖金者,除扣回已发的奖金和留成外,对有关人员还要追查责任,并给予行政处
分。对违犯财经纪律,管理不善造成经济损失的,不经上级批准乱发奖金者,扣发直接责任者、
主管领导、会计的奖金的50%,严重者还要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工作,农场不但在1978年摘掉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帽子,而且以后年年
盈利,到1984年末连续7年盈利,盈利额达123.3万元,农场经济建设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欣欣向
荣的局面。
九、政治工作
认真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
准”的大讨论。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一大文件和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举办了党员学习班,
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次。
落实党的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清除“左”的影响,拨乱反正。在此期间。对受林彪、
“四人帮”极“左”思潮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造成的32起冤假错案作了彻底平反。
在“文化大革命”前因受“左”的影响,把一些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或有政治背景
等人错定为反动党团骨干分子、重大海外关系、叛徒、特务、贪污盗窃和生活作风等问题的33
人,按政策给予重新复查,做出正确的结论,使这些同志放下几十年的思想包袱。对过去在其
它单位错划为右派分子的12名同志,通过内查外调,做出正确结论,都全部改正过来,并安排
了适当工作。对长期守法、接受思想改造的地富反坏分子摘掉了帽子,改变了他们的身份。受
到落实党的政策的同志,都非常感激党的英明伟大。有的人说:“党给予我第一次政治生命,
共产党真是英明伟大”。他们不忘党的关怀,大都能积极肯干,精神振奋,决心为祖国的四化
建设贡献力量。
粉碎“四人帮”以后,为肃清其流毒,按上级要求,全场开展了群众性的“三大讲”运动。
大讲“四人帮”横行时,党、国家、农场、本身深受其害的深仇大恨、大讲同“四人帮”及其
党羽斗争的经历、大讲同“四人帮”及其党羽斗争的经验和体会。1978年按上级要求打好“批
判四人帮”的第三战役,开始了揭批查运动。查清同“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同时开展了
“两打斗争”,对“文化大革命”中间有打砸抢行为的人和事进行揭发和清理,弄清错误事实,
进行了组织处理。
农场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于1977
年向五队、1978年向二队派驻了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在工作队的努力工作下,共查出各类问
题54起,累计金额达到73万元之多。党委还对机械厂重大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做了专门调查、
处理。除重点单位外,还开展了面上清经济工作。各单位本着边查边改的精神,普遍重新建立
起一套较完整的财经、物资、产品等审批、保管和人出库制度,堵塞了漏洞。使经济工作有序
地走上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