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校办场的由来和宗旨
第三篇 简史
第一章 创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时期(1965.3—1967.6)
第一节 建校办场的由来和宗旨
1964年,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讨论决定,学习江西“共大”精神,在哈尔滨市郊区创办
一所“半农半读”,市来社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培养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能文能武,能上能下,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具体要
求是:
1、培养出有觉悟、有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2、为郊区半农半读学校培养亦农亦教的师资;
3、为郊区社、队培养一批青年干部;
4、为国家办的高等农业院校输送一部分骨干;
5、与郊区半农半读的农业中学和农业技术学校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半农半读的教
育体系。
办学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勤工俭学,开荒办场,场校合一。发扬“抗大”和“南泥湾”
精神,自己动手,发展农、林、牧、副、渔、工各业,建立劳动基地,坚持一面读书,一面
劳动,不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这样可以实行三个“三结合”,即:①教学、生产、
科研三结合;②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验室工作三结合;③领导、师生、老农三结合。
还可以做到六出:①出人材;②出经验;③出样板;④出粮食;⑤出蔬菜;⑥出副食品。
实现三个自给:即口粮、饲料和经费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