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组织工作 一、机构沿革
建场初期,组织人事工作由肖鹏森负责,没有设立专门办事机构。
1968年农场归市属后,成立党总支委员会设立了组织组,后改称政工组,1973年成立党委
后,设立政治处后改成组织部。
历年组织机构情况表
表5—4
二、工作概况
l、组织建设
建场以来,在组织建设工作上,我们一是贯彻建党路线,采取积极而又慎重的方针,对申
请入党的同志逐个审查,全面了解,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二是组织学习,解决从思想入党的问
题,三是指定专人培养,定期考核,积极工作,及时发展。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保证新党
员的质量,使新发展的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起先锋和模范作用。从1965年到1985年共发展党员
119名。
2、干部工作
农场的干部工作没有专设机构,而是由组织部设专人负责干部管理,干部调配,干部考核,
干部任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等工作。
农场的干部来源有四个渠道,一是建场时借调来场的干部,二是1973年以后从北部农场调
人的干部,三是从经过实践锻炼的工人、知识青年中培养选拔的一部分优秀者转为干部,四是
国家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截止1985年,全场共有干部128人,其中:女干部48人,少数民
族干部1人。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24人,中专27人,高中20人,初中以下57人。
从年龄结构上看,25岁以下的4人,26—30岁的4人,31—35岁的31人,36—40岁的27人,
41—45岁的16人,46—50岁的15人,51—55岁的16人,56—60岁的5人。
从级别上看,正副处级以上干部7人,正副科级干部20人,一般干部111人。
从政治情况看,党员干部有67人,团员干部10人,一般干部51人。
全场有各类专业技术干部5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1人,其它职称36人。
1972—1985年干部素质状况表
表5—5
续表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