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二节 共青团



一、机构沿革
  1965年4月创办哈尔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黄山农场),8月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哈尔滨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委员会。修葆华任团委书记,谢英梅兼职团委副书记,团委下设13个团支部,
100余名团员;1970年韩春艳、马洁忆抓团的工作;1972年袁丽华抓团的工作;1973年李连
萍任团委副书记;1975年何仁霞任团委书记,韩立元、陈良恒、李剑钊任团委干事;1983年1
月范彦兼职负责团委工作。团委下设9个团支部,全场团员172名。
  二、团委工作概述
  团的工作主要是从三个阶段记述如下:
  (一)建校(场)初期:1965年4月至1966年8月,这时期团的工作,主要围绕“亦场亦校,场
校合一,自力更生,勤俭办学”这个中心,用毛泽东思想培育城市知识青年,使他们成为新型
农民。仅一年多,出现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多,“五好”青年多,要求进步多的局面,
选出130名“五好青年”,团委吸收240名新团员。
  1966年9月至1970年,中间相隔4年多的时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团组织处于瘫
痪状态。
  (二)1970年开始整建团,同年12月24日成立新的团委会。
  1971年至1976年,这个时期,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批来到农场,团的队伍发展壮大很快,
是全场青年工作的全盛时期。
  这个时期团的主要工作是:紧跟政治形势,引导青年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开展
向高崇辉学习,教育青年树立扎根农场铁心务农的思想。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团委印发了
《给全场共青团员革命青年的一封信》,号召团员青年“大学大批促大干,为把农场建成大寨场
而努力奋斗”。
  (三)1977年至1983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共青团工作得到了新生,团委在青年中开展
了大量的拨乱反正工作,针对一些团员青年对马列主义“信仰动摇”,对党的领导“信任不够”,
对四化建设“信心不足”,进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努力使青年在思想
上肃清“四人帮”的一切流毒。在此同时,由于团员青年大批返回城市,团员数量减少,骨干
力量削弱,一度造成团组织残缺不全,团的工作受到影响。1980年后,根据团员青年的思想动
向,进行了学雷锋,树新风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活动。积极响
应团中央关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号召,围绕生产中的急、难、新任务,开展了新长征突
击手(队)竞赛活动,解决些生产中的急难问题,起到了突击队的作用。4年来共有111名新长征
突击手,6个新长征突出队,9名“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积极分子受到表彰。5个团支部受到
局团委的表彰,4个团支部受到团市委的表彰。这个时期,团的工作还根据青年的特点,配合
工会举办田径运动会、球类、棋类比赛,智力测验和文艺汇演,丰富和活跃了青年的业余文化
生活。1983年团委对基层团支部进行整顿,场党委转发了团委《关于整顿基层团组织的方案》。
经过整顿、配齐、完善了基层班子,瘫痪的支部站起来了,松散的支部活跃起来了。同时,
开展了创家立业活动。这个阶段,青年思想稳定,团的工作一直比较活跃,出现了新的局面。
  四、历届团代会
  黑龙江省青年农场从1965年4月至1983年的18年间,共召开了5次青年团代表大会。
  1、共青团第一届代表大会(哈尔滨市青年农场时期),于1970年12月24日召开,到会代表
近百人,选举了共青团委员会。
  2、共青团第二届代表大会(黑龙江省青年农场首届)于1975年3月5日在场部召开。大会通
过了关于共青团工作的报告,选举了新的团委会,何仁霞任团委书记。
  3、共青团第三届代表大会于1977年3月5日召开。何仁霞当选为团委书记。
  4、共青团第四届代表大会于1979年5月4日在场部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122名,选
举了团的委员会,何仁霞当选为团委书记。
  5、共青团第五届代表大会于1981年5月4日在场部召开,到会代表110名,选举了团的委员
会,何仁霞当选为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