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困难时期的庆阳农场

第四节 困难时期的庆阳农场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错误的影响,由于反右倾的错误,再加上当
时严重自然灾害和苏联卡脖子要债。国忧外患,天灾人祸,使农场经济和职工生活在1960年产
生了严重困难。1960年农场在经营上造成亏损,亏损额为55.2万元,粮豆单产和总产显著下
降,单产由122公斤,下降到75公斤,总产263.5万公斤,下降到223.6万公斤。粮食产量的
下降,造成农场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状况,使生产建设、职工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在生产方面机械、零件、油料等严重供应不足,加上本年度的严重春涝,秋涝,给播种、中耕
管理和收获都造成很大困难,水涝成灾面积4 009亩。
  农场在口粮、食品、日用品供应等各方面都是极其困难的,口粮供应标准不断下降,家属
每人每月定量20斤,重体力劳动30斤,轻体力劳动24斤,豆油每月2两,其他副食如肉、蛋等
也都十分缺乏。日用品肥皂、火柴、线等都按证供应。黄烟,白酒价格猛涨,每斤烟涨到30元,
饼干等不但买不到,而且都掺杂玉米面,又粗又硬,质量低。由于营养不足,职工家属健康受
到影响,职工体力下降,严重影响生产劳动。农场的耕地中还经常出现农村社员到农场地块中
偷粮,抢粮事件,影响了农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在严重的困难时期,全场干部职工家属,在党的领导下,面对困难,没有灰心,没有屈服,
同困难进行顽强的斗争,并发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千方百计地进行抢种、补种、机车缺件自
力更生改造、修复。地涝机车不能下地,就用畜力,人力播种,收获时精打细收,复检复收,
大搞小秋收拣粮运动。在国家经济发生暂时困难的情况下,顾大局,识整体,尽量向国家多交
粮交好粮,而自己则节衣缩食,坚持低标准“瓜菜代”大搞代食品,用玉米秸制淀粉、用菜叶、
菜帮和玉米面做菜团,菜饼。由此,肝炎、浮肿病态普遍出现。虽然严重饥饿,但农场职工不
偷不摸公家粮。
  1961年春,农场放宽了政策,允许小开荒,低标准也相继于春播前结束,职工生活恢复了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