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1966年5月1日农场党委派出“文化革命工作组”进驻学校,不到一个月,学生自己解放自
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起来闹革命,赶走了工作组。6月24日学校举行声讨“三家村”大会,
由初三红卫兵组织,批判“三家村”揪斗“刘里店”,小学教导主任被批斗,紧接着中心校校
长挨批斗,蹲黑屋。8月份,农场成立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一手抓生产,一手
抓运动,10月,中学生红卫兵冲上社会扫“四旧”立“四新”,更人名,更地名,剪女同志长
头发,砸工会烧戏装,冲进机关喊口号,“党委有鬼、有大鬼、有小鬼,打倒大鬼、解放小鬼。”
一批批的大字报贴满了机关走廊,在延寿一中和省粮校红卫兵的鼓励下,从场部机关科室到农
业生产队及场区单位也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开始游斗批判自己单位的走资派活动。但一般都是
白天搞生产,晚上搞批斗。作为农场党委书记王维和场长孙富虽然挨批斗,但不忘抓生产,下
基层和职工同吃、同劳动,晚上回场部接受批斗。在造反有理造反到底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
口号声中,群众斗群众,教师斗教师,学生斗学生,一时搞得人心慌慌,一片混乱,非工农出
身的干部,群众和历史有过问题的人,社会关系复杂的人统统遭到批斗。12月份,在中学红卫
兵赴京,赴外地串联归来之后,就当权派问题产生了分歧,以机关科室、小学为主体成立了
“捍联总”。以中学生,中学教师和七队工人为主体成立了“红联总”两派办小报,办广播互
相争斗,但是没有发生过武斗事件。这时的农场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已自动撤消。
  1966年,农场虽遭“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是职工和干部们始终有一个信念,要有饭吃,
有钱花,要向国家多交粮,交好粮,白天在地里干,晚上搞批判,经营净亏84万元,比1965年
减亏2.7万元。工农业生产总产值达6l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