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的后期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的后期
1975年,是庆阳农场“文化大革命”后期也是归属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的第四个年头。
这时的庆阳农场拥有1 163户,5 704人,1 671名职工,有 34 597亩的耕地面积,由13个农
业生产队1 111名农业职工负责耕种。种植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杂粮和大
豆。
庆阳农场党委结合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主,加强了
领导班子的建设,使农场领导班子实现了老中青“三结合”。
1975年4月,农场党委下发文件,号召全场开展“学习小靳庄”活动,各队单位开办政治
夜校,赛诗赛歌。农场树立五队为学习“小靳庄”的典型并在全场范围内进行推广。
1975年在农场党委领导下,粮豆总产10 801万斤,上交商品粮289.8万斤,上交白酒30吨,
上交鹿茸l 150两,上交蜂蜜87 800斤,造林面积603亩,当年造林253亩,大牲畜存栏498头
(匹),养猪l 820头,鹿402只,羊200只,蜂800余箱。创工农业总产值229万元,其中农业143
万元,牧业24万元,副业8万元,工业541万元。是在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领导下四年中成
就最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