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初试改革的庆阳农场

第四节 初试改革的庆阳农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庆阳农场广大干部、职工和家属,他们在农场党
委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开始进行改革,使庆阳农场逐步走向辉煌。
  一、发展集体、个体经济。农场贯彻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清除“左”的干扰,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农场允许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1980年3月,农场召开了发展多种经营工作会议,提出了多种经营的发展目标,成立了多
种经营科。
  1983年农场提出巩固发展养渔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白酒厂改建啤酒厂满足本地需要打
人外地市场,组织家属待业青年摘好山产品采收加工,发挥全民、集体、个体三方面优势,发
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于是子弟中心校开了先河,建起一处养鱼池和六亩地的人参种植基地,各
家各户也都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二队各家各户都种植了平贝、人参。全场黄牛存栏3 492头,
猪存栏l 070头,羊 13只,商品猪254头,养鱼水面383亩。农场集体和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
发展起来,对解决职工子女就业,发展农场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
  二、浮动工资,联产计酬。从1981年起至1982年,全场实行了浮动工资、联产计酬的工资
形式。生产单位对专业组实行专业承包,分业核算联产计酬,完成计划指标得奖、完不成者受
罚的办法。(1)农业生产队执行浮动工资,大指标包干到队,小指标承包到组,实行班组考核、
定额计分,以分计酬,浮动工资。(2)畜牧业执行农业生产浮动工资制,根据专业特点,制定
记分办法,按比例分成。(3)工副业和附属单位实行利润包干,超计划利润得奖,完不成计划
扣罚浮动工资。 (4)机关科室包全场的生产财务指标,执行年末37元20%的成果浮动工资。
  1983年全场实行了经济责任制,核心内容是“定额上交盈亏包干和定额上交超利分成”的
两种形式,具体办法是:实行三定(定费用、产量、上交利润)执行行业体联合承包,专业体承
包,个别生产项目个人承包,实行联产联利计酬,超计划利润分成,完不成受罚和盈亏包干两
种计酬方式。全场取消工资,平时工资予借,年终结算,承包者完成包干上交指标后超产多得
不限,也就是奖金不封顶,减产减收,个人工资达不到原收入时不补。如出现亏损,所借的工
资无力偿还时,挂个人欠款账。
  三、兴办家庭农场。1984年在8个生产队试办了家庭农场。1985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34472
亩耕地全部承包到户,农机具折价转卖给个人,家庭农场按照庆阳农场兴办家庭农场实施方案
确定的各项条例要求交纳土地承包费用,剩余归己,亏损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