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耕作与栽培
第三节 耕作与栽培
一、耕作
庆阳农场自建场以来到1985年之间,一直采用拖拉机牵引五铧犁耕翻,每年耕翻一次,连年
平翻,麦茬伏翻,大田秋翻,耕深18—22厘米,翻后耙整起垅播种。
由于连年耕翻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使土层通透性差,影响根系的生长,养分转化。为打破
犁底层,1982年以来,推广了以深松为基础,培肥地力为核心,少耕多松的方式耕作,取得了良
好效果。
二、栽培
栽培的主要作物有小麦、大豆、水稻及部分杂粮。一般采用麦一麦一豆,或麦一杂一豆轮作,
但由于种种原因,年年有重茬、迎茬现象,普遍轮作难以实现。小麦栽培:一般3月末至4月初开
始播种,采用机械窄行平播,种肥混在一起下地,行距15厘米,播幅为75厘米,播深3—4厘米,亩
保苗数为40—50万株,三叶期至拔节期前进行镇压或套压,起到蓄水、蹲苗、防倒伏及破除土壤板
结作用,拔节后喷药防止病虫害,主要病虫害小麦赤霉病、散黑穗病等,应用化学药有敌百虫,滴
滴涕,敌敌畏。
7月中旬,小麦成熟初期,开始进行分段收割,小麦收获以机械为主,收获方法有割晒拾禾,
直接收割等。
大豆栽培:最适宜的播期为5月初,最晚不超过6月5日,播种方法采用机械平播,行距60厘米,
结合中耕培土。随着化学除草的推广,以后又采用了30厘米行距的单行平播和60厘米的双条播的栽
培方法,播深3—4厘米,亩保苗数 3—4.5万株,为促进大豆生长和早熟增产,适时进行苗期、苗
后耙、中耕培土。 80年代以后,由于化学灭草新技术的引进,庆阳农场主要以化学灭草为主,并
有显著效果。特别是拿扑净、氟乐灵被普遍应用,效果良好。9月中下旬,当大豆摇铃时进行机械
收割。
水稻栽培:早期的水稻栽培主要是以直播为主,播前要做好稻种精选、晒种、消毒、发芽试验
及浸种催芽工作。5月中旬,当气温稳定在10—12℃时开始播种,一般每亩播10—15公斤,人工撒播,
播种至三叶期要根据水稻生理要求进行合理灌水,做到水层与晒田相结合,促进出芽扎根防止绵腐
病。80年代以后逐渐采用育苗移栽方法,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