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蔬菜与饲料
第七节 蔬菜与饲料
农场开发的同时,就有了栽培蔬菜的历史,当时的品种非常单一,主要种植土豆、白菜、
萝卜和角瓜。在农场发展的30余年中,蔬菜栽培业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比较迟缓。
在农场开发的初期,农场立足未稳,生产和生活水平都很艰苦,蔬菜的供应主要是依靠附
近乡镇供应,随着生产的发展,农场开展了少量的自给性蔬菜生产,这种生产受制于劳力不足,
生产条件不良和技术水平低下,只能维持较低水平这种局面维持约有十年左右。
生产发展带来了蔬菜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农场各连队基本建设逐渐铺开,积累了一定经
验和资金之后,都建立了蔬菜园田。职工家庭园田地也已普及,农场蔬菜供应基本满足,但这
阶段的蔬菜生产有两个特点:一是生产技术水平较低,露地直播,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特点;
二是生产的自给性,一般不包含有商品生产成分。这个期间有十年左右。
随着农场生产建设的发展,技术力量的增强和职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连队蔬菜生产
逐渐形成了行业,基础菜地逐渐培肥,并出现了育苗保护地。同时蔬菜的品种逐渐增加,种植
水平也不断提高。因而蔬菜生产的商业性质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多。很多职工家庭中出现了出
售自产蔬菜。从农场发展看,这个阶段持续8—10年之久。
经过“文化大革命”,蔬菜生产,尤其是技术推广与改进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三中全会以
来,随着经济形势全面好转,蔬菜生产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自 1975年以来,采取了独立
核算,联产承包,多劳多得等一系列经营上的改革,在技术上积极改进,建设了一批高产稳产
菜地园田,部分职工开始建设一大批大型塑料大棚,使蔬菜单产不断提高。蔬菜生产达到一个
新水平。
1977—1985年农场蔬菜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各连队都有了菜地园田。家庭菜园,专业承包
的生产也有了很大提高。在新品种应用,保护地应用,灌溉和植物保护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水
平,职工蔬菜供应有了很大改善。农场蔬菜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饲料是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要发展畜牧业,就必须搞好饲料建设,农场草原面积小,退化
严重,产草量低,草质差。自建场以来,农场每年都有一定的土地面积,用于饲料基地,种植
优良牧草。除种植多种蛋白质含量高的粮食作物饲料外,还有计划地发展部分青贮饲料,主要
种植品种有青贮玉米、胡萝卜、萝卜,从而提高牧业的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