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安全生产
第五节 安全生产
建场初期,乃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农场对安全生产没有统一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
1963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几项规定》发布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按
《规定》组织和实施农场的安全生产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各项规章制度被砸烂,安全措
施也无一幸免,一度出现违章指挥,冒险作业,事故时有发生,给农场和职工都造成了很大损
失,1979年后,农场各项工作走向正轨,上级对安全生产也强调严格,农场同时建立了组织和
一些相关规定与制度。
一、组织机构
建场之初,由于是以农机为主开荒种地,安全由场农机科兼管,维持到“文化大革命”后,
农场恢复体制,各项规章制度相继健全,农场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劳资科设立安全生产
办公室,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全场安全生产工作。安委会由劳资、公安、农机、工会、
林业、交通、建设、电力、卫生等部门组成,农场场长兼主任,安全办主任由劳资科长兼任,
主持日常工作,全场各经营单位都设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安全生产教育及安全检查
整改工作。
二、规章制度
安全办根据各行业、工种的特点,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
1.依据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共建立了以下几项主要安全管理制度:(1)各种
车辆交通肇事安全规章制度。(2)各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工农业生产防尘、毒及
职业病规章制度。(4)锅炉压力溶器操作规程。 (5)易燃易爆品的保管及使用监管制度。(6)防火
公约。(7)电气事故防止制度日操作规程。(8)基建施工安全规程。(9)防洪抢险指挥实施方案等。
2.对职工安全教育是搞好安全生产教育基础,安全办对三级教育实行责任制,做到不教
育不上岗。对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实行登记制度,特残工种人员必须经过上级培训,持证上岗。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安全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农场坚持了“安全月”和“百日安全”制
度,每年进行一次责任状签定,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并实行一票否决。超格单位,领导不评模,
不选优。
3.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环节,安全办除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外,同时根据不同
季节的生产,不同性质的作业进行突击抽检,检查时根据不同行业请行家,做到不走马观花,
使检查更符合实际,及时发现隐患,认真整改,通过检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结与评比
提供了依据并及时推广了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