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民主管理

第四节 民主管理



一、职工代表大会
  1958年1月12日召开了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职工代表24人,会员代表16人,
先进生产者8人,6个生产队和农场领导16人。会议听取了场长孙玉昌关于《农场发展形势和
奋斗任务》的报告,工会主席周恩普作了1957年工作总结和1958年工会工作计划的报告。号
召代表们发挥批评监督作用,为生产和建设提出建议。
  第二届、第三届职代会无资料查证。
  1963年4月15—16日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工会会员代表 68人,职工代表98
人,先进生产者84人。各单位领导和场部领导27人。会议听取了党委副书记张茂起关于《形势
任务》的报告,场长孙玉昌关于《1962年农场工作总结和1963年工作任务》的报告。工会主席
周恩普关于《1962年工作总结和1963年工会计划》的报告。全体代表充分发挥批评监督作用,
提出了许多工作中的意见,并一致通过了行政工作报告。会议作出7项决议。
  1964年4月12日一14日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工会会员代表66人,职工代表104人,
先进生产者48人,基层和场部领导24人,大会由党委书记王维致开幕词,场长孙富作形势和
任务报告、工会主席周恩普作工会工作报告,大会期间选举产生了新的工会委员会和工会财务
监察委员会。讨论通过了有关农场经营管理方面的十项规定(草案)和农场经营管理改革方案(
草案)。
  1965年六届和1966年七届职工代表大会档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烧毁。
  1982年4月3—5日,恢复工会组织后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出席代表89人、列席
代表43人,由党委副书记刘忠海致开幕词,党委书记兼场长马占顺做工作报告。代表们经过热
烈讨论,通过了场长工作报告,提案审查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大会做出增产节约、经营管理、
奖金提成分配、职工教育4项规定和劳动竞赛、立功活动,职工生活、住房三项规划草案的
决议。
  1985年3月21—22日,第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出席正式代表76人、列席51人,由
党委副书记朱春华致开幕词,党委书记兼场长马占/顷做《场长工作报告》,场长助理刘宝江
做俨八五”生产经营责任制方案》报告,副场长贾子臣做《家庭农场实施方案》报告,劳资科
长徐庆生宣读《全场职工管理规定和奖惩条例》,场长助理刘宝江宣读了《关于医药费、病产
假、粮油倒挂和对老干部、老工人实行照顾的规定》,副场长贾子臣宣读了《家庭农场章程》,
工会主席刘忠海宣读了《家庭农场民主管理条例》并做了工会工作报告,场长助理刘宝江作
了提案解答报告。大会期间代表们进行了认真讨论,签订了承包合同,发放了家庭农场证书,
通过了场长工作报告和兴办家庭农场实施方案。大会做出了《关于对长期旷工的职工给予除名
的决定》等五项决议。大会主席团做出决定,建立大会制度,成立职工代表委员会,每年定期
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特殊情况下召开两次,每两年为一届,企业的重大问题和决策,均需
提交“职委会”审议,并在职代会上通过。以充分发挥职工当家做主,参政议政的主人翁作用。
选举产生了由农场党委、行政、工会、职工代表19人组成的“职委会”,每届“职代会”换
选新的“职委会”成员。
  二、职工民主大会
  1954年至1966年上半年,由基层分会主持召开本生产队“职工民主生活会”,每年开两次,
听取队长汇报生产经营情况和下步计划。
  1979年工会组织恢复活动后,于同年8月26日首次召开了全场职工民主大会。主要针对各
基层单位的生产经营,队规民约等制度进行审议。
  1980年为适应新形势和生产发展需要,农场工会做出决定,在基层工会设立民主管理领导
小组,负责组织与筹备本单位职工民主大会召开两次,会议程序报农场工会审批。
  随着农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家庭农场的产生,农场的民主管理工作形成了场、队、组三级民
主管理网。场工会抓全场民主管理工作,队由基层工会民主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民主管理工作,
由工会小组长、家庭农场场长、职工代表组成领导管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