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宣传工作

第六节 宣传工作


农场的宣传工作可分三个时期。
建场初期的宣传工作,由党支部分管宣传的委员、场工会和共青团共同来抓。重点是宣传
艰苦创业、勤俭办场精神、表彰先进、批评后进;宣传国际形势、国内政治经济所取得的成就、
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当时没有广播、没有报纸、没收音机,重要新闻要晚半月才能知道,比较闭塞。场内宣传
的主要形式是黑板报,或是干部开会带回文件和报纸,进行口头宣传。
直到沙河子村建立了邮电所,农场开始订报纸,把宣传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到农场办起
了广播,把宣传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职工可以当天听到新闻,听到党中央的声音了。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宣传工作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老三篇”
和最新指示等,代替了经常性的政治宣传工作,使宣传教育流于形式,出现“假大空”的倾向。
除了学习政治外,还搞“大颂扬”,跳“忠字化”舞蹈,唱“语录歌”,组织“毛泽东思
想文艺宣传队”,演出歌颂党、歌颂毛主席的文艺节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宣传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思想上的“拨乱反
正”教育;在全场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学习讨论,进行坚持党的“四项基
本原则”教育;进行“关于建国以来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广泛学习讨论;学习“党的
十一大决议”;学习《邓小平文选》。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从“左”的束缚下
解放出来,使许多模糊认识清晰起来,加深了对党中央重新确立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
路线的理解,打破了唯心主义的精神枷锁,树立适应新形势的新观念和人生价值的取向,做一
个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促进派。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后,党的宣传工作的重点是两个文明教育。进行“五讲”(讲文明、
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
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旨在把职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农场各单位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积极行动起来,争做文明单位,使农
场的社会环境和秩序有了很大的好转。
新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如何在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下,跟上时代步伐,为党的中心工作
服好务,给每个宣传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课题。1984年,哈管局党委宣传部以《改革中给党委
当好参谋》为题,推广了香坊农场的经验,使宣传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新时期,要“宣传改革”,为改革欢呼、叫好、鸣锣开道;同时还要“改革宣传”,改
变过去宣传工作政治经济两层皮的作法,使宣传工作紧紧围绕改革服务,为改革提供理论、思
想观念、方针政策和信息服务。使宣传工作立体化,多载体、多渠道、多媒介、多侧面,大张
旗鼓,宣传改革;全心全意,为改革服务。香坊农场的成功经验,给沙河农场的宣传工作带来
了生机。广播站增加了自播内容;街道上增加了横幅标语;板报上增加了改革新闻。农场新闻
报道小组也不断地给《农垦报》提供稿件和信息,全方位地开动了宣传机器。沙河农场的事迹
几次、在《农垦报》刊登,展示了改革开放政策给沙河农场带来的新变化,提高了知名度和自
信心,起到了很好地宣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