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规模和生产成果
经营规模和生产成果
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农场党组织领导全场职工艰苦创业,团结实干,
经过38年的努力,农场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形成了集畜牧业、农业、
工副业、商服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中型国营农场。农场机关由建场时的“三股一部”(生产股、
财务股、总务股、畜牧部),发展到党、政、工、青23个科室,基层企、事业单位也由3个发
展到27个。
农业职工291人,单位有旱田场、水田场、园艺场、试验站、积肥队等单位。农机具有东
方红履带式拖拉机9台、轮式拖拉机13台、联合收割机5台、各种配套农机具69台件。1985年
播种面积12 725亩,粮豆总产190.45万公斤。其中小麦5 280亩,总产93.4万公斤;玉米
1 545亩,总产63.9万公斤;杂粮660亩,总产13.6万公斤;大豆1 644亩,总产19.55万公斤,
蔬菜、饲料2 920亩,总产57.4万公斤,甜菜594亩,总产118.8万公斤,果树590亩,年产果
40担。
畜牧业职工287人,单位有种猪场、奶牛场、鸡场、大型种禽场、冷冻加工厂。1985年猪
存栏2 228头,其中繁殖母猪198头,种公猪21头,仔猪2 009头;奶牛存栏485头,其中成母
牛272头,育成牛167头,犊母牛35头、种公牛11头。年产奶440万公斤。肉鸡7 202只,蛋鸡
1 966只,火鸡1 461只。建成了800平方米,日屠宰加工能力为3 000只肉鸡屠宰冷冻车间。
工副业职工516人,单位有制酒厂、冰片厂、砖厂、冰棍厂、粮米加工厂、修造厂、木器
厂、印刷厂、工程队、汽车队、变电所、“五七”厂(集体)等。主要机械设备有各种汽车20
台、金属切削机床11台、碾米机1台、磨面机2台、制砖机2台、推土机2台、搅拌机1台、铸字
机3台、印刷机3台、切纸机一台等。年生产白酒 936吨,红砖370万块,冰棍445万支,锯材
1 460立方米,加工成品粮4 227吨、加工饲料2 345吨,汽车运输84万吨公里。生产冰片
3 170公斤。
服务单位有服务大队、托儿所、兽医院、医院、子弟校、商店、机关等。
医院下设2个卫生所,医务人员21人。
子弟校在校学生704人,其中小学生480人,初中生155人,高中生69人;教职工53人,其
中教师41人。
建场38年来,生产经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场工农业生产累计总产值 8 379.6万元,其
中,畜牧业总产值3 176.3万元,农业总产值2 370.7万元,工副业总产值2 802.7万元,林业
总产值16.4万元,渔业总产值13.5万元。
牧业,繁殖仔猪共207 148头,成活172 552头,成活率83.3%。出售种猪93 335头,出售
肥猪71 326头。产蛋24 847担,产奶45 788.2吨。
农业,粮豆总产64 494.5万公斤,平均年产174.3万公斤,水果总产45 386担,平均年产
1194.3担。
工副业,共生产红砖3 291万块,生产白酒4 319吨,生产冰棍1 174万支,生产冰片6480
公斤,生产芬布芬原料药91吨,加工锯材29 082立方米,加工成品粮53 660吨,加工饲料
49 874吨。
建场至1985年累计上交税金245.9万元,拥有流动资金943.8万元,固定资产543.1万元。
累计利润93.7万元。
香坊农场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在东北农学院的指导下,培育了多项优质新品种,如哈
尔滨白猪、瘦肉型猪、小麦抗锈病新品种、“东农5号”、“东农6号”,大豆新品种“东农4号”、
“东农5号”,玉米新品种“东农202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农场黑白花奶牛育种新技术及高产
稳产经验,全国第一条养猪自动线的建成,都为国家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榜样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