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开发“东大洼” 治理“铁道南”
第三节 开发“东大洼” 治理“铁道南”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业播种面积,建场初期,农场就着手对原有耕地进行整治,对
所 属的荒芜地和废弃地进行开发,其中尤以开发“东大洼”和整治“铁道南”声势大,效果好。
“东大洼”是指哈尔滨炼油厂以东,靠河寨以西,阿什河以南的区域。这一带原是一片荒草甸
子,沼泽遍布,塔头遍地,是从未开垦的处女地。“铁道南”是指新香坊火车站以南地区,这里原
是日本侵略军327部队和2050部队的营房和兵器库,日本兵失败溃逃后,这里到处是破烂倒塌的房子
和残存的炮台,遍地是弹片和砖石瓦砾。为把荒草甸子和废墟变成良田,从1950年春,农场就带领
职工向“东大洼”和“铁道南”地区开战,拉开了开荒战役的序幕。
负责开发“东大洼”的是当时水田部的干部职工。由于缺乏机械和人力不足,农场又雇用了劳
改犯人和“勤劳俸侍”300多人,全部是人工用铁锹、犁杖作业。先是挖排水沟进行排水,使片片低
洼水塘露出黑色地面,然后进行翻整。职工们冒着严寒酷暑,踏着没膝的泥水奋力劳作,使一块块
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可耕种的良田。
负责整治“铁道南”的是旱田部的干部职工,同时农场又雇用了当地100多闲散人员,他们也是
仅靠两双手和简陋的工具,用人挑马拉的形式推平了座座炮台,用镐刨、用锹挖用手捡,把布满砖
石瓦砾的土地清整一遍,使高低不平,杂物遍野的废墟地变成了耕地。
在开发“东大洼”、整治“铁道南”的战役中,农场对参与开发整治的人员实行超额奖励的方
法,对职工、雇用人员多干多给钱,对犯人多干多给吃的,调动了他们开发整治的积极性,开发进
度不断加快,仅用二三年的时间,“东大洼”和“铁道南”大部分土地便达到了可耕种状态,使农
场增加耕地近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