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植物保护
第五节 植物保护
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是取得丰收的重要保证。做好植物保护工作一是抓植物病虫的防
治,二是及时干净地除灭植物田间的杂草。
一、病虫害防治
各种作物的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从建场到70年代末水稻的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和烂秧病,二次开发至1985年
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和潜叶虫。
苞米病虫害:在60年代前主要病虫害有玉米瘤黑粉病,70年代后有大、小斑病、玉米螟粘
虫,80年代后有玉米茎基腐病,大、小斑病、粘虫和玉米螟。
小麦病虫害:80年代前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有锈病、赤霉病、根腐病、粘虫。80年代后主
要有黑穗、根腐病和粘虫。
大豆的病虫害:立枯病、烂食心虫、草地螟及蚜虫。
青贮病虫害主要是大小斑病、瘤黑粉病、粘虫。
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法是:作物合理轮作,高抬垅作抬高种床浅培土,种子药剂处理等。
70年代前由于杀菌剂品种少,在病害防治上用药很少,在虫害防治上多采用六六六粉和敌
百虫等少量的农药品种。1970年后主要用赛力散、克菌丹、福美双和敌敌畏、乐果等农药防治
病虫害。如用赛力散拌种,防止小麦、玉米、大豆根腐病及其它种子带菌传染的病害。1980年
后多用甲基托布津、拌和霜、多菌灵等药物,防治病虫害。小麦、玉米主要用克菌丹拌种,大
豆用多菌灵和福美双拌种。在大豆灰斑病重年份,在大豆生育期喷撒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进行
防治效果较好。
二、杂草防治
农场田间主要杂草有小叶樟、蒿子、苣卖菜、野燕麦、稗草、苍耳、三棱草、苘麻、狗尾
草等。
田间杂草的防治主要是采用人力和机械除草及用化学灭草。在建场初期至 60年代全部采
用人工、畜力除草。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由于机械化的发展和除草剂的发明,农场大田作
物的机械除草可达到30—50%,小麦化学除草达60—80%,水稻化学除草面积达50—60%。
1975年后大量采用进口化学除草剂,使大豆、玉米的化学除草比例和除草效果大幅度地提高,
平均除草率达到了 80%以上。有效地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