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安全生产

第五节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证企业减支增收和保证职工身心健康
的重要环节。农场从1980年起,把安全生产提到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较自觉地贯彻党和
国家制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生产实际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组织。
  1.农场建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场长任主任,一名副场长任副主任,劳资科、计财科、
办公室、工会、工业科、畜牧科、生产科、基建科、交通科、医院、变电所、派出所等部
门的负责人为委员。在场劳资科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科长任办公室主任,一名科员任兼职安
全员。
  2.各基层单位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单位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并配一名兼职安全员。
  二、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观念,提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
  三、建立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生产、工作单位及车间、班组都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
安全生产责任人。
  2.制订操作规程。各重要生产岗位依据其生产实际建立了严格的操作规程,防止了违章
作业,减少了各种事故的发生。
  3.建立了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场每逢重大节日前都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场各单位、重要岗
位、要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基层单位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场、队兼职安全员及时、不定期
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事故苗头及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四、建立岗位培训制。农场对全场各特殊工种人员在上岗前进行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者,
即持证上岗,不合格者不能上岗,同时,每年对这些人员进行检查并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技能
和责任心。
  建场以来,由于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全场职工安全意识的增强,专职安全工
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农场在安全生产中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仍有个别单位安全工作不落实、
个别职工不遵守操作规程,致使农场历史上发生了几起重大事故:
  1.1954年8月31日,汽车司机白景亮驾驶解放牌汽车接为农场修建猪舍的施212212人,当
车回到油坊街哈尔滨啤酒厂道口时与火车相撞,当场死亡6人,重伤4人,轻伤11人,汽车报废。
损失人民币10余万元。
  2.1958年10月,粮米加工厂工人杨贤,在楼上安装机器用撬杠撬电机,不慎从楼上掉下,
脊髓骨神经损坏,造成瘫痪。
  3.1959年11月,鸡场因电发生火灾,烧掉一栋鸡舍,但无人员伤亡,损失人民币10余万元。
  4.1961年职工李明科在随汽车运选种机时被机器砸坏下身,造成终身瘫痪。
  5.1970年6月,农场场部办公室和小俱乐部发生火灾,建场以来的职工档案、财务档案及
其它档案资料被烧。经济损失25万元。
  6.1973年8月秋收时,民兵排长于清友带领民兵护秋,民兵把电碳厂一名偷苞米的工人打
死。
  7.1978年4月2日,物资供应科职工崔新友在新香坊火车站看管货物,爬越货车时,火车
启动,被火车压伤致残。
  8.1978年10月19日,粮米加工厂工人张福会,在晚间加工面粉时被机器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