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党员大会
第二节 党员大会
香坊农场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规定,自1970年至1985
年共召开三届党员大会,认真讨论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选举产生了党的委员会。
一、第一届党员大会
1970年11月5日至7日中共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召开了首届党员大会,出席大会的党
员143 人,缺席19人。
这次党员大会由于志远做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工作报告,系统的总结了农场前
期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按照党章的要求,提出了认真纠正
“左”倾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大会按照党的组织原则选举了中共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第一届委员会。选举的党委
委员是:于志远、张永全、张成全、韩德有、刘福华、李明厚、向民、孙逸俊、贾广越。
于志远为党委书记,张永全为党委副书记。
附:
第一届党员大会后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变动情况和任职时间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党委书记 于志远 1970.11—1972.5
党委书记 刘福华 1972.5—1972.12
党委书记 吴惠新 1972.12—1974.11
党委书记 张永全 1974.11—1975.11
党委书记 王文厚 1975.11—1977.12
党委书记 吴惠新 1978.12—1979.12
党委书记 薛成璧 1979.12—1982.8
党委副书记 张永全 1970.11—1974.11
党委副书记 吴惠新 1974.11—1975.11
党委副书记 袁希震 1975.11—1977.12
党委副书记 韩德有 1977.12—1981.9
补选的党委委员有:王德信、李兴春、王克滨、尹承太、林少华、韩云根。
二、第二届党员大会
1982年8月7日至8日中共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召开了第二届党员大会,出席大会的
党员175人,缺席21人。
大会听取了薛成璧代表前届党委所做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建设》的工作报告。经过认真讨论,大会一致同意报告中党的建设的经验及今后加强党
的建设的意见,并通过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案”。
大会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中共哈尔滨农场管理局批复的选举办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
选举了中共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第二届委员会和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届党委成员有薛成璧、徐富、刘凤鸣、王克滨、姜永远、李绍文、姜延梅等同志。
薛成璧为党委书记,徐富为党委副书记。
附:
第二届党员大会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变动情况和任职时间:
党委书记 薛成璧 1982.8—1984.11
党委书记 韩德有 1984.11—1985.5
党委书记 朱万义 1985.5—1985.10
党委副书记 徐富 1982.8—1983.9
党委副书记 朱万义 1983.9—1985.5
党委副书记 姜永远 1985.5—1985.10
补选的党委委员有:韩德有、朱万义、蔡柱良、滕利。
三、第三届党员大会
中共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第三届党员大会于1985年10月7日召开,历时2天。到会党
员198 人,缺席32人。
朱万义代表中共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做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
开创 经济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肯定了上届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总结了经验,
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措施。
大会提出的任务是: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场,逐步把农场建成一个
以食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农、牧、工、商综合经营的,为城市服务的,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营
农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争取在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
翻一番,实现利润50—100万元;1990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利润150—200万元。大力推进
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普及法律知识教育,整顿党的组织和作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争取实
现农场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为农业现代
化建设做出贡献。
大会按照党的组织原则,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共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第三
届委员会和第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届党委会委员:朱万义、韩德有、姜永远、蔡柱良、滕利、李绍文、姜延梅。党委
书记朱万义,党委副书记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