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科技组织

第二章 科技

第一节 科技组织


香坊农场自建场以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始终以科技为先导。早在1959年,农场就
成立了科技委员会,由当时的副场长赵纯庚负责全场科技工作,下设畜牧部门(猪场、牛场、
鸡场)和农业部门(旱田场、水田场、园艺场),由各场主任主抓生产和科技工作。
  由于农场与东北农学院特殊的隶属关系(农场系农学院的实验农场),1959年,为加强农
业科研,成立了实验站,先由李兴春抓科研,后又由高天有任实验站站长。农学院著名专家
李景华、王延玲、秦加喜等在实验站进行直接科研,负责拟定课题和方案,具体的耕作管理
由农场实验站负责。其组织始终比较健全,一直到“文化大革命”。
  1968年底,东北农学院下迁至香兰农场,实验课题带走,农场大部分职工也随之迁走,
农业科研组织解体。
  在畜牧科研上,1959年农场成立科技委员会后,随之又成立了哈白猪育种委员会,由滕
顺卿任组长,赵纯庚任副组长。从此,揭开了香坊农场哈白猪研究的历史。“文化大革命”
期间,由于极“左”路线的冲击,畜牧科研组织也名存实亡。
  1979年全国科技大会以后,哈尔滨农场管理局召开了科技大会,农场的科技组织重新恢
复并逐步走上正轨。由副场长邵伟民直接负责科技工作,下设科技科,由工作人员胡兴洲具
体负责有关科研组织及论文的征集工作,当时哈尔滨农场管理局结合农场生产实际下达科研
课题,由农场科技科向各部门落实。
  1982—1985年,由魏孝任科技科长,继续负责农场科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