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垦区名人简介

第三章 垦区名人及高级科技人员

第一节 垦区名人简介



庄庆士
  庄庆士,男,1928年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县。1954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畜牧系俄文一班,留
校任助教。1957年反右时被错划右派。先后在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汤原县香兰农场、黑龙
江省阎家岗农场猪场劳动改造,生产实践长达22年之久。1979年彻底平反,当年10月提升为哈
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科研所所长,1982年调入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任畜牧处副处长、后任处
长。同年升为高级畜牧师。
  庄庆士一生中历经艰辛,饱经沧桑,道路坎坷,但其赤子之心矢志不变,没有动摇他对共
产主义的信仰,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庄庆士懂俄、英、日三种外语,先后公开发表论文35篇,著书《养猪技术》、《瘦肉型养
猪生产技术》等八本。翻译与校订《养马学》、《养猪学》、《养羊学》等 13本教材和科技
专著,合计230多万字。其学术及应用价值显著。
  庄庆士摸索出一整套高寒地区养猪方法。采取高密度、大群养、厚垫草,修建不采暖的保
温猪舍等方法,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很高。他设计的不采暖的保温猪舍冬季舍温达到10至15度,
平均每天母猪节省燃料一吨,400头母猪年均产仔2.3窝,年均成活22头,核心群达28头,双
窝重200公斤。1978年荣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北方寒冷地区养猪先进技术的研究”成果奖。
同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哈尔滨白猪品种的育成”重大科技成果奖(庄庆士是主要成员之一)。
  1980年又获省科技大会“哈白猪的育成与推广”二等奖。
  庄庆士研究的北方养猪方法被省内外所重视。先后有上千个单位到现场参观,为省内外举
办养猪技术培训班近百期,听课人数近7000人,为国营农牧场、乡村、工矿企业、机关、部队
等数百个单位培训大批养猪骨干与技术人员。
  从1977年至1984年,庄庆士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先进
科学技术工作者;省国营农场总局特等劳动模范;哈尔滨市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全
国农垦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村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庄庆士担负许多社会工作。先后担任全国“畜牧兽医评报”常务编辑,“全国兽医文摘”
摘校者,“黑龙江省畜牧兽医”杂志编辑、“东北养猪”杂志常务编辑、省国营农场总局畜禽
育委会、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养猪技术领导小组组长、科协和农垦报顾问、哈尔滨市政府农业
现代化顾问团顾问、黑龙江省科技顾问处顾问、东北养猪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养猪研究会理
事兼副秘书长、全国农垦系统“提高瘦肉率”协作组技术顾问。
  庄庆士已被入选“黑龙江省当代名人录”辞书中。
   魏 孝
  魏 孝, 男,1921年生于沈阳市。1950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历任香坊实验农场种猪场场
长、畜牧科长、试验站站长等职,擅长日语。1983年被授予高级畜牧师职称。
  魏孝一直在养猪生产第一线从事养猪及育种科研工作。1955年至1975年的20年间、他与东
北农学院合作,经过艰苦努力,对原有的哈尔滨仔猪进行反复试验研究,于1975年培育成功第
一个新品种——“哈尔滨白猪”。“哈尔滨白猪”产仔多,生长发育快,每1.75公斤饲料即可
增长0.5公斤体重,抗寒性能好。推广到各省市10多万头,先后输出给苏联、朝鲜、越南等国
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哈尔滨白猪品种的育成“重大科技成果奖”。1980年哈尔滨白猪的
培育与推广“荣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50年代末、60年代初,魏孝主持创造了我国第一条养猪自动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养猪生
产水平。1960年3月25日,毛泽东同志对养猪自动线的材料作出批示:“这个材料很好,印发
各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可派人去参观学习,学成回来,仿照办理”。
  1975年至1985年,在育成的“哈尔滨白猪”基础上,他积极进行瘦肉型猪的试验研究,经
过几十次试验测定,终于试验成功,并在全省推广应用。
  1979年,他开始进行提高母猪单产、提高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经过七八年的试验研究获
得了可喜的成果。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母猪年产两窝仔猪,年内可育成两茬肥猪,经济效益
提高两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