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各时期生产队级单位
第三节 各时期生产队级单位
本场一直实行二级制管理,即场(分场)、生产队(兵团时期称团、一连)两级管理、两级核
算。
建场后,生产队级单位增减频繁,名称多变。
一、建场前生产队构成
1951年初,刚刚投入生产时,有4个生产队:西南队、西北队、春南队、春北队,其地理
位置均对春发屯而言。年终,西南、西北两队合并,称一队(现第四生产队),春北队称二队(
现第五生产队),春南队称三队(现第一生产队)。均为农业队。
1952年春,建四队(现第九生产队)。4个生产队均为农业队。至1956年建场。
二、建场生产队级单位沿革
1956年,前升发农业生产合作社(现第十生产队)并入本场,编进第四队;建第五队(现第
八生产队)、羊队(现第十三生产队)、修理所、卫生所。本年生产队级单位8个,其中农业队5
个,畜牧队、工业和其他单位各l个。
1957年,刘奎屯于上年末收归本场,本年改为猪队(现第六生产队)。本年生产队级单位8
个,其中农业队5个,畜牧队1个,畜牧、蔬菜混合队1个,工业单位1个。
1958年,建第六队(现第十生产队),原羊队改称七队,原猪队改称第八队(为畜牧队),建
立供销合作社(现商店),组建了基建队(现工程队)。本年生产队级单位11个,其中农业队6个,
畜牧队2个,工业单位1个,其他单位2个。
1959年,建第八队(现鹤山农场第七生产队),原第l六队并入第四队,原第八队改称第六
队。原供销合作社改称供销社。建立了粮油加工厂。场直学校定为生产队级单位。本年生产队
级单位13个,其中农业队6个,畜牧队2个,工业单位2个,其他单位3个。
1960年,从第四队中分出第l六队。建第七队(现第十四生产队)、第九队(现第二生产队),
猪队(原刘二犁屯,现第十一生产队)、西江猪队、林业队(现西江林场)、渔业队。原第七队
改称羊队,原第六队改为鸡队。本年生产队级单位20个,其中农业队9个,畜牧队4个,工业单
位2个,林业队1个,其他单位4个。
1961年,第八队划归鹤山农场;分出第七队和羊队,建绿野羊场;撤销了西江猪队。改鸡
队为马队,第九队改称第七队(现二队)。本年生产队级单位17个,其中农业队7个,畜牧队2个,
工业单位2个,林业队l个,其他单位5个。
1962年,建第七队;原第一队改称第四队,原第二队改称第五队,原第三队改称第一队,
原第四队改称第九队,原第五队改称第八队;原第六队改称第十队,原第七队改称第三队(现
二队),原马队与林业队合并称第l六队,原猪队改称第十一队。本年生产队级单位1价,其中
农业队8个,畜牧队2个,工业单位2个,其他单位5个。
1963年,新建林业队(从第l六队分出),原修理所改称修理厂。本年生产队级单位18爪,
其中农业队9个,畜牧队1个,工业单位2个,林业队l个,其他单位5个。
1964年,粮油加工厂撤销。本年生产队级单位17个,比上年减少工业单位1个。
1965年,绿野羊场并入本场,建为第十三队、第十四队,原第三从改称第二队;林业站重
新并入第六队。本年生产队级单位18个,其中农业队11个,畜牧队1个,工业单位1个,其他单
位5个。
1966年,建现第三队、第十二队,分出林业队。第l六队由畜牧队改为农业队。本年生产
队级单位21个,其中农业队l4个,工业单位1个,林业队1个,其他单位5个。
1968年,建汽车队。本年生产队级单位22个。
1969年,按生产建设兵团编制,生产队级单位改为连级。原经营农业、林业、牧业、副业、
渔业的生产队,统一编排序列名称。其它如工业、工程、运输、卫生、服务行业等单位,根
据其主要经营项目确定名称。农业队第一生产队至第十四生产队分别称之为第一连至第十四连,
林业队称第十五连,渔业队称第十六方连,修理厂称修理连,基建队称工程连,汽车队称运
输连,供销社称服务社,新建皮革厂称工业连,双山招待所(含装卸队)为连级单位。卫生队为
营级单位。组建了战备值班营,下辖5个连:步兵一连、步兵二连、步兵三连(亦称值班一、二、
三连)、机炮连、七六炮连。本年连级单位27个,其中农业连14个,工业连2个,林业连1个,
其它连级单位10个。
1970年,第四连畜牧点组建为第十七连;第十四连畜牧点组建为第十八连;原工业连(皮
革厂)改称第二工业连,新建第一工业连(主要为粮食加工);团直学校定为连级。本年连级单
位31个,其中农业连17个,工业连3个,其它连级单位11个。
1971年,建轮胎翻新厂、制材厂、水泥厂、制砖厂。第十五连划归第十六连(为林副业结
合连)。本年连级单位34个,其中农业连16个,工业单位7个,其它连级单位11个。
1972年,建第十五连(1971年12月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接收的齐齐哈尔铁路局伊拉哈“五
·七”农场)。战备值班步兵二连并入工程连。改变几个工业单位名称:原修理连改称修理厂,
原第一工业连改称加工厂,原第二工业连改称皮革厂。本年连级单位34个,其中农业连17个,
工业单位7爪,其他中级单位10个。
1774年,团直家属副业队成立。本年连级单位35个。
1975年,撤销水泥厂(上年年末)、战备值班营及其所辖5个连。轮胎翻新厂并入皮革厂。
战备值班步兵一连改称农建连。本年连级单位29个,其中农业连17个,工业单位5个,其它连
级单位7个。
1976年,生产建设兵团撤销,恢复国营农场建制,改连为队,服务社改称商店。双山招待
所改为驻双山办事处。撤销粮食加工厂。建农业科学实验站,成立干部训练队(简称“五·七"
大学)和苗圃。卫生队改称为职工医院,为科级单位。本年生产队级单位31个,其中农业队17
个,工业单位4个,林业单位1个,其它队级单位9个。
1977年,第十六队并入苗圃,撤销副业队。本年生产队级单位29个,其中农业队l7个,工
业单位价,林业单位1个,其它生产队级单位7个。
1978年,撤销干训队。原苗圃改建为林业站。本年生产队级单位28个,其它生产队级单位
比上年减少1个。
1979年,建立职工食堂服务部。本年生产队级单位30个,其它单位比上年增加1个。
1980年,第六队与农业科学实验站合并,前者名称对内,后者名称对外。本年生产队级单
位29个。
1981年,原第十八队撤销,划归第十四队。水管站成立。本年生产队级单位29个,农业队
16个,工业单位4个,林业单位1个,其它生产队级单位8个。
1982年9月,场直学校分为场直中学和场直小学。原林业站改建为西江林场,原农建队改
为永青林场(本年6月6日)。本年生产队级单位30个,其中农业队16个,工业单位价,林业单位
2个,其它生产队级单位8个。至1985年未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