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各时期的方针

第三节 各时期的方针



  农场的办场方针和经营方针,是党和国家及有关部门在实践的摸索中不断明确和丰富起来
的。
  1949年7月提出:目前发展机械农场的总方针,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件地在巩固
的基础上稳步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在经营管理方针上应逐步达到企业化、民主化。这是第一
次明确提出了办农场的企业化问题。
  同年l2月又提出:1950年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方针,应该是以贯彻企业化、民主化,以巩固
工作为主,整顿编制,树立制度,并在有条件下扩大耕地面积。
  1951年提出的经营方针是: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成本,一切工作都要为这个目的服务。
  1952年是在继续积累经验,培养干部,贯彻经济核算,稳步发展的方针指导下,进一步改
善经营管理,提高农作技术,建立各种定额,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
产成本,给农民以示范。
  1953年规定了“投资少,收效快,收获大,不与民争地”的建场方针。
  1954年在肯定上年的方针后,又提出:在今后三年内,要努力巩固和提高现有农场,有条
件地发展新农场,积极为将来大量垦荒1建场做准备的经营方针。
  1956年春,在迅速扩大农场的要求下,黑龙江省新建了。大西江等十四个农场。在扩建中
执行了“以场扩场”、“成群建场”和“因陋就简,勤俭起家”的方针。
  1958年2月确定了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五边”方针,资金管理
实行投资包干的办法。“大跃进”运动开始后,又提出农场必须发展多种经营,实行一业为主
多种经营的方针。
  1961年以后的几年,主要强调国营农场以粮为纲,农牧并举,多种经营的方针。
  兵团前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强调政治建军,并对原农场进行了全面
批判。1972年以后提出:认真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设旱涝保
收的高产稳产田;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广开增产节约门路;实行分级
管理,分级核算;精兵简政,压缩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性开支。
  恢复农场建制后,国家重新强调农场的经营方针是:要根据需要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
制宜地实行一业为主、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要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贯彻农业“八字”宪法,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产量;要大力发展畜牧业;要建立专业化的
林业队伍,大搞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在完成
向国家上缴产品计划,遵守国家政策法令的前提下,可以有计划地发展销售自己出产的商品;
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必须坚持勤俭办企业的方针。